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黑龙江政协委员丛慧芳:用AI赋能慢病管理体系建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黑龙江政协委员丛慧芳:用AI赋能慢病管理体系建设

引用
中国科技网
1.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1/15/content_286439.html

1月15日正值黑龙江省两会,多位代表委员围绕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推动卫生健康养老事业发展”建言献策。黑龙江省政协委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主任丛慧芳教授表示,黑龙江省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病发病率依然位居全国前列,面对如此严峻挑战,推动AI赋能慢病管理体系建设可以起到“4+3+2+1”事半功倍作用。

她表示,“4提高”即提高慢病管理效率、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3降低”即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降低不必要的医疗支出、降低医疗风险。“2促进”即促进制定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标准和规范、促进健康产业发展。“1弥补”即弥补基层与乡村医务人员不足现状。

目前,黑龙江省在慢病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慢病管理AI+数据“传导阻滞”、AI+慢病管理产业链失衡、AI+慢病应用链欠缺、AI+慢病医保制度链空白、AI+慢病基础应用链不足等问题。

丛慧芳委员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级医疗机构医疗数据互联、互通、互认,远程医疗平台及医联体建设,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跨医院、跨科室电子信息共享数据库,整合患者的临床数据、病例信息等,实现慢病管理的数据化、智能化、精准化,建立起AI慢病管理体系,简化就医流程,提高就医效率。通过平台数据库建设,加强三甲医院与基层社区之间衔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多方联动可以提高基层社区医院的诊治水平,增强患者信任度及依从性。从而缓解三甲医院的就医压力,促进慢病管理水平同步提升。

其次,建议提升AI技术应用水平。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且密切的病情监测。目前各医疗机构注重“治疗”疾病,在出院后随访、慢病管理、“治未病”方面存在短板。通过引入AI技术和智能医疗设备,如穿戴式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糖等生理参数,实现病情的及时反馈。

再次,建议加强人才培养与合作。医学院校及医疗机构应加强培养具备AI技术和医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医疗机构、高校、企业共同推动AI技术在慢病管理领域的应用。

除此,还要制定和完善关于AI赋能慢病管理的相关政策,明确AI技术在慢病管理当中的应用范围、标准和要求。通过政策引导,推动AI技术在慢病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确保AI技术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本文原文来自《科技日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