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孩子叛逆背后的心理解码:父母如何有效应对逆反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孩子叛逆背后的心理解码:父母如何有效应对逆反期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1829621_121630456

孩子叛逆这一话题,很多家长听到后,都是直摇头。很多家长都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教了,说什么也听不进去。其实,家长朋友们,我们要明白,叛逆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必经阶段。标志着孩子从小时候对家长依赖走向自我独立开始。但很多家长因工作原因,未能及时关注到孩子的变化,孩子一下从曾经乖巧的孩子变成处处对着干的“坏孩子”。家长未能适应孩子这突然的变化。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孩子叛逆我们家长该如何应对、孩子叛逆的根源是什么?我们家长只有找到自己的根源,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走出叛逆,回归正常的生活秩序中。

孩子出现叛逆期,通常会有哪些异常行为表现

当孩子处于叛逆期,行为和言语上,会出现不同的反馈。专家从事多年孩子行为矫正教育,总结孩子当出现叛逆期时,通常会有以下几点:

  1. 孩子情绪波动比较大
    当孩子经历叛逆期时,往往会当遇到事情,会突然发脾气。当父母说话过于啰嗦或者指责不当行为时,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感,有部分孩子会顶嘴、闭而不语等。

  2. 事事与父母对着干
    孩子经历叛逆期时,很多家长发现曾经乖巧懂事的孩子,现在突然变成不再听从父母的安排。甚至有些孩子,父母说东,孩子反而非要向西。

  1. 渴望独立,不想什么事都要父母干涉
    当孩子处于青春期叛逆阶段,此时的孩子更加的渴望希望能够独立和尊重。尤其是自己的生活上表现比较明显,比如:孩子的穿着、自己的物品不希望家长随意动等,这些都是孩子叛逆期表现得比较明显的行为。

  2. 社交圈的变化
    在此阶段的孩子,更加倾向同龄人交流,不再对父母依赖,也不再是父母的小跟班。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 生理变化,导致孩子情绪波动比较大
    青春期孩子的身体如同按下了快进键,激素水平大幅波动。这些生理上的变化,可能会让他们情绪变得不稳定,容易烦躁、焦虑,进而表现出叛逆行为。

  2. 心理变化,从稚嫩的孩童到成熟少年的转变
    此时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强烈渴望独立和被尊重。他们不再愿意事事听从父母的安排,试图通过反抗来证明自己已经长大。

  1. 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孩子产生挫败感,寻求帮助的开始
    家庭教育的缺失,很多父母过于忙于工作,疏忽了此阶段孩子的心理变化。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疏忽、夫妻之间的感情破裂、离异、争吵甚至一些家长不避讳当着孩子的面大大出手的行为等。都会成为孩子逆反心理的导火索。

  2. 过度溺爱,无法满足孩子的“欲望”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心头肉”,父母的过度溺爱、长辈的事事随着孩子,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欲望”不断的变化和变高,导致无法满足时,孩子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如:小时候爷爷奶奶孩子想要什么都满足,孩子大了,需要的东西也随着年龄不断升高,有些东西已经超出家长可承受的范围,当无法满足时,孩子会有落差,觉得家长不再像以前更加重视他。

真实案例剖析叛逆的孩子的内心世界

李强(化名)是一名14岁的初中生,他最近的行为让他的父母很是焦头烂额。原本孩子曾经是一个比较乖巧懂事的孩子,成绩处于中等水平。但进入青春期后,一切都变了。他开始频繁和父母顶嘴,成绩也一落千丈。孩子对于物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离谱。经过调查发现,李强小时候,因为父母比较忙,孩子从小都是跟着爷爷奶娘生活。李强是家里的长孙,也是唯一的一个孙子。爷爷奶奶比较溺爱,李强小时候想要什么,爷爷奶娘都给于满足。但李强自从上初中后,迷恋上了网络游戏,经常借各种理由,向爷爷奶奶要钱。用于在游戏上购买装备。

开始,情况还可控,金钱数额比较小,爷爷奶奶还能承受。后期随着孩子的欲望越来越大,金额也是不断的攀升。记得奶奶反馈,有一天,李强突然说想换个手机,说现在的手机打游戏很卡,想换个8000多的苹果时候时,奶奶听到都吓得一身汗,平时都是几十几十的要,此时一下就是几千块。完全超出了爷爷奶奶的承受能力。爷爷奶奶就跟李强说自己只是一个工薪退休老人,没有那么多钱。此时的李强不是理解爷爷奶奶。而是顶嘴道:以前我要的东西你能给我买,现在买个手机都不能满足我。你们还是我爷爷奶奶吗?你们不给我买,我就离家出走。

李强的案例,相信在生活中,很多家长也遇到过类似的情节。家长的过度溺爱,也会导致孩子逆反心理的产生。如果我们家长不多加干预。孩子的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您认可吗?

那么当孩子处于叛逆期,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 家长放下面子及架子,定期与孩子处于平等的角度进行交流
  • 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 家长切记不可过多的指责和贬低的言语,正确使用积极和正能量鼓励孩子

  1. 学会放手,尊重孩子的独立,让孩子学会自己合理规划
  • 家长可以适当地放手,允许孩子在安全的基础上,安排自己的相关事宜
  • 当孩子的决定家长可以建议性给予引导,而不是控制或者干涉,尤其很多家长存在,孩子的安排都是参照自己的标准,而未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的误区。

  1. 规矩意识及明确边界感
  • 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而非发现问题后,过于追求结果。从小明确规矩意识,并通俗易懂地告知孩子规矩背后的因果,让孩子自己明白规矩的重要性。
  • 承担责任的能力,孩子违法原则性问题,要有惩戒性,培养孩子的承担责任的能力
  • 任何事情要让孩子有边界感的认知,比如:尊老爱幼、礼貌待人、正确表达自己意图等行为,都是对孩子未来有着深远影响。

  1. 遇到问题,家长要教会孩子正确的处理和表达方式
  • 当孩子遇到问题和困惑时,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和自己的想法,家长给予帮助的同时,要引导孩子正确情绪表达方式,而非采取极端行为满足自己的“欲望”。
  • 当孩子处于叛逆期时,家长要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家长要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

  1. 建立和谐家庭观,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
  • 家庭为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要做好家的桥梁的建设,让孩子有一个温馨、正能量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的关怀和认可。
  • 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体验,家庭可一起制定月计划、年计划外出方案,让孩子自己也参与其中,鼓励孩子可建设性的建议。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及家庭融入性的活动。让孩子更有归属感。

  1. 寻求专业帮助,帮助孩子走出误区
  • 如果我们家长干预,孩子的叛逆行为并无改善时,可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老师干预或者也可致电文营长,共同帮助解决现阶段难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