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坚果也能降血压?得舒饮食告诉你真相!
吃坚果也能降血压?得舒饮食告诉你真相!
最近,一则关于南宁女子因每天食用一包坚果而患上高血脂的消息引发热议。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坚果真的会导致血压升高吗?作为得舒饮食(DASH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果对血压的影响究竟如何?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
坚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
坚果是不饱和脂肪酸的良好来源,不同种类的坚果其含量和组成有所差异。例如,核桃富含α-亚麻酸(一种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12.2%,同时含有较高比例的n-9系列单不饱和脂肪酸。松子则含丰富的n-9系列脂肪酸,占比高于核桃,但n-6脂肪酸较少。夏威夷果以高含量的n-9系列单不饱和脂肪酸著称,占比超过70%。
此外,开心果、巴旦木等也含有一定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各具特点。总体而言,适量食用坚果有助于补充必需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不饱和脂肪酸的降压机制
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油酸,对心血管健康大有裨益。它能有效降低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即“坏”胆固醇)水平,同时保持或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即“好”胆固醇)的含量,从而改善血脂谱,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山茶油中的多酚类物质,如茶多酚,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它们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缓血管老化过程,保持血管弹性,进而有助于血压的稳定。此外,茶多酚还能扩张血管,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直接降低血压。
维生素E也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它不仅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免受氧化损伤,还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促进血管健康。同时,维生素E还能促进体内多余胆固醇的代谢排出,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进一步降低血压升高的风险。
DASH饮食中的坚果摄入标准
得舒饮食(DASH饮食)是一种专为预防高血压设计的长期健康饮食方式。它建议人们减少钠的摄入并增加富含钙、钾、镁等矿物质的食物。坚果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推荐摄入量如下:
- 水果:4-5 份
- 蔬菜:4-6 份
- 谷物:6-8 份
- 瘦肉、家禽、鱼:6 份或更少
- 低脂或脱脂乳制品:2-3 份
- 健康脂肪和油:2-3 份
- 钠:最多 2,300 毫克
对于健康人群,建议每周摄入70克坚果,平均每天10克左右。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坚果的量严格控制,不宜超过0.5份。坚果的正确食用方法包括适量原则、选择原味坚果、健康吃法、注意过敏反应和储存得当。
科学食用坚果的建议
适量原则:坚果虽然富含营养,但热量较高,过量食用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建议每天食用坚果的总量不超过20克(约一小把),以避免摄入过多热量。具体可以参考食物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每一份在售的食物必定都有)。
选择原味坚果:市面上的坚果产品种类繁多,许多经过油炸、盐焗或糖衣处理,增加了额外的油脂和盐分。建议选择原味或轻度烘烤的坚果,避免摄入过多的添加剂和调味料。
健康吃法:坚果可以生吃,或者做成美味的松仁玉米、腰果炒西芹等菜肴。榛子、核桃等坚果也可以拌入燕麦片、酸奶或沙拉中。既能增加口感层次,又能均衡营养。
注意过敏反应:部分人群对某些坚果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疹、呼吸困难、喉咙肿胀等过敏症状。如果发现自己对某种坚果过敏,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咨询医生。
储存得当:坚果富含油脂,容易氧化变质。建议将坚果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最好使用密封容器保存,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开封后的坚果应尽快食用,以免影响口感和营养价值。
坚果作为营养丰富的食物,适量食用对健康人群和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均有益处。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种类、控制摄入量及合适的烹饪方法,让坚果成为我们冬季养生的好伴侣。再次提醒,坚果虽好,不可贪多!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适量摄入对心血管健康有益。得舒饮食(DASH饮食)推荐人们适量食用坚果,但要注意摄入量和食用方法。因此,南宁女子因每天食用一包坚果而患上高血脂,很可能是因为摄入量过多所致。建议大家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要关注健康,科学食用坚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