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五台山:梁思成林徽因眼中的古寺之美
探秘五台山:梁思成林徽因眼中的古寺之美
1937年6月,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带领中国营造学社的几位成员,以敦煌壁画中的《五台山图》为向导,踏上了前往山西五台山的考察之旅。这次考察不仅让他们发现了中国第一座唐代寺庙——佛光寺,也揭开了五台山千年古建群的神秘面纱。
佛光寺:唐代建筑的瑰宝
佛光寺位于五台县城东北32公里的豆村镇东北的佛光山中,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唐大中十一年(857年),京都女弟子宁公遇和高僧愿诚主持重建了这座寺庙。现存的东大殿,就是这次重建的遗物,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之一。
佛光寺的布局依山势而建,主要轴线为东西方向,分为三个平台。第一层平台较宽阔,建有金代建筑文殊殿;第二层平台是近代建造的次要建筑;第三层平台以高峻的挡土墙砌成,上面建有正殿(东大殿)。
东大殿是佛光寺的精华所在,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建在石台基座上。大殿外观简朴大方,门、窗、墙壁、斗拱、柱、额等全用朱色涂刷。大殿内部结构精妙,用材粗大,屋面出檐深远,屋面坡度平缓。粗壮的柱身和硕大的斗拱,简单的直楞窗,古朴的彩绘都各具特色。
最令人惊叹的是,大殿内的唐代彩塑、壁画保存完好,与建筑本身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唐代艺术空间。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展现了唐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也为后人研究唐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南禅寺:中国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如果说佛光寺代表了唐代建筑的巅峰,那么南禅寺则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活化石”。这座位于五台县阳白乡李家庄村西北的寺庙,其大殿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南禅寺的规模不大,占地3078平方米,南北长60米、东西宽51米多,为四合院型,分东、西两院,共有殿宇6座。主体建筑大佛殿三间是唐代原物,其余为明清建筑。大佛殿为单檐歇山九脊顶,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平面约为方形。横向宽11.62米,纵深9.9米。大殿使用周围的12根结实的柱子支撑巨大的殿顶,墙壁没有承重作用,只起到间隔作用。
大殿内部的唐代彩塑更是稀世珍品。殿内中后部的“凹”字形佛坛上,原有17尊唐代泥彩塑,现存14尊。释迦牟尼佛居中,两侧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以及天王、金刚、童子等造像。佛坛四周刻满花纹、莲瓣,为唐代砖雕艺术品。
参观建议
最佳游览时间:春秋季节是游览五台山的最佳时节,此时天气凉爽,景色宜人。建议避开节假日,选择工作日参观,以避开人流高峰。
游览路线:建议先参观佛光寺,重点欣赏东大殿的建筑结构和内部彩塑;再前往南禅寺,感受中国最古老木结构建筑的魅力。
注意事项:
- 穿着舒适的鞋子,因为寺庙内需要步行较多。
- 尊重宗教场所,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
- 不要触摸文物,保持文物的原貌。
- 注意防晒和保暖,山上温差较大。
- 门票信息:
- 佛光寺门票:15元/人
- 南禅寺门票:10元/人
- 五台山景区门票:旺季(4月1日至10月31日)168元/人,淡季(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140元/人
梁思成和林徽因曾说过:“中国古建筑的保护,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责任。”今天,当我们站在这些千年古建前,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也深深感受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五台山的古建筑,不仅是佛教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国建筑史上的明珠,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了解、去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