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陆运河与龙门大桥:广西出海口的世纪工程
平陆运河与龙门大桥:广西出海口的世纪工程
2024年12月29日,随着广西最长跨海大桥——龙门大桥的正式通车,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交通格局迎来了历史性突破。几乎同一时间,另一项世纪工程平陆运河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预计将于2026年底主体建成。这两项世界级工程,一北一南,一江一海,正在重塑广西的出海口格局,为西南地区开辟新的出海通道。
平陆运河:世界级内河航运工程
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通江达海的运河,全长134.2公里,按内河I级航道标准建设,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工程总投资超过700亿元,自2022年开工建设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330亿元,土石方开挖突破2亿立方米。
平陆运河的建设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其中,马道枢纽船闸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内河省水船闸,船舶可在长300米、宽34米的超大空间停泊。船闸上下游最大水位落差接近30米,相当于9层楼高。通过创新技术,船闸阀门启闭速度达到每分钟8米至16米,是当前船闸阀门启闭速度的2~4倍。
平陆运河还是国内第一条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运河。通过三维动画模拟仿真、数据集成可视化等手段,实现运河动态一图总揽、调度智慧一脑智控、物流服务一键触达。同时,工程注重生态保护,构建了包括河岸、陆上、水上、鸟类迁徙生态廊道,采用“多廊+多点”格局,建设2座动物通道桥、鱼道、渔业增殖站、生态涵养区。
龙门大桥:北部湾跨海交通新突破
龙门大桥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国道G228丹东至东兴广西滨海公路主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桥全长7.637公里,主跨1098米,采用单跨吊全漂浮体系钢箱梁悬索桥设计,满足20000吨级邮轮通航要求。项目于2020年8月31日动工,总投资57.1亿元。
大桥的建成通车,将防城港与钦州港的通行时间从原来的1.5小时缩短至25分钟左右,大大提升了区域交通效率。作为北钦防一体化的重大基础设施支撑项目,龙门大桥不仅打通了广西滨海公路的“卡点”,也为广西滨海公路全线贯通打下坚实基础。
协同效应:重塑广西出海口格局
平陆运河和龙门大桥在北部湾腹地形成“十字形”交通网络,共同提升广西出海口的整体效能。平陆运河建成后,将显著缩短南宁及西南地区货物出海航程,每年可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节约运输费用超52亿元。而龙门大桥则推进北钦防一体化,优化港口资源配置,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内部的3座沿海城市(北海、钦州、防城港)迈入“1小时通勤圈”。
两大工程的建设,体现了广西“向海图强”的战略决心。通过改善水运条件和交通网络,广西正努力摘掉“假性沿海省份”的帽子,充分发挥其作为西南地区便捷出海通道的作用。这不仅将带动广西自身经济的发展,也将增强其在全国乃至国际物流体系中的竞争力,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随着平陆运河和龙门大桥的相继建成,广西出海口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为西南地区开辟新的出海通道,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