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领养热潮背后的深思:收养家庭的喜与忧
明星领养热潮背后的深思:收养家庭的喜与忧
2025年2月,台湾艺人徐熙媛(大S)在日本旅游期间因感染流感并发肺炎不幸离世,年仅48岁。这一消息不仅震惊了整个演艺圈,也让她的两个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根据台湾法律,大S离世后,其与前夫汪小菲所生的两个孩子的监护权将依法归汪小菲所有。这一案例引发了人们对明星领养行为及其对家庭影响的广泛讨论。
在韩国演艺圈,也有一个温暖的领养故事。演员车仁表与其妻子辛爱罗在结婚前就决定只生一个孩子,其余的都通过领养来完成家庭。他们先后领养了两个女儿,大女儿誉恩和二女儿艺珍。车仁表表示,当他们决定领养时,双方父母都欣然接受了这些孩子,甚至连他们的儿子正民也十分喜欢妹妹们。这个充满爱的家庭故事展现了收养行为对家庭和谐与幸福的积极影响。
然而,收养行为对家庭的影响远不止表面的温情。研究表明,收养家庭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特殊的挑战。以跨国收养为例,被领养的孩子往往需要经历“文化再适应”的过程。他们不仅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还要在出生地文化和收养地文化之间寻找平衡。这种文化认同的冲突可能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感到困惑和失落。
荷兰作家兼记者林晓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93年,她被荷兰白人父母从中国领养。在成长过程中,她一直渴望自己能像其他荷兰孩子一样拥有金发碧眼,甚至试图欺骗自己相信愿望已经实现。在学校里,她经常因为外貌而受到同学的欺负,被贴上“外国人”的标签。即使在家庭中,她有时也会觉得自己像个“入侵者”。这种身份认同的困扰一直伴随着她,直到她有机会回到中国,才逐渐找到了归属感。
收养不仅影响着孩子,对父母来说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的研究显示,失独家庭选择再生养或收养的比例高达86.76%。这些家庭往往面临着经济、健康和亲子关系等多重压力。许多高龄父母在再生养后容易出现身心疲惫、健康状况堪忧等问题,甚至可能引发焦虑症或抑郁症。同时,他们还需要面对经济上的巨大压力,以及亲子关系扭曲的风险。
为了更好地支持收养家庭,社会各界需要采取更多实际行动。例如,地方政府可以为失独再生养家庭提供经济补助,如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和浙江省的相关政策。同时,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应该简化失独家庭的领养手续,提供绿色通道,优先安排领养。此外,社会应该给予这些家庭更多的理解、包容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家庭结构。
收养是一个充满爱的决定,但同时也伴随着诸多挑战。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父母来说,收养都意味着一段特殊的成长旅程。通过了解这些挑战,我们可以更好地支持收养家庭,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建立幸福和谐的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