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丨元始天尊圣诞,一元复始,万道之宗
冬至丨元始天尊圣诞,一元复始,万道之宗
冬至,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节气,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既是元始天尊的诞辰,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宗教与文化的双重意义。让我们一起走进冬至,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冬至,恰逢元始天尊圣诞。于古人而言,冬至者,阴极而阳初萌,此日南至,昼极短而日影极长,故而名曰 “冬至”。
《历代神仙通鉴》有云:“元者,本也;始者,初也,乃先天之气。”
元始者,为初始之根源,位在诸仙之上,尊号 “天尊”。
冬至,一阳之始兴;元始,众仙之宗主。天尊为纯阳之体,实乃众阳之端,诸天之本源。
天尊圣诞与冬至之日,二者皆蕴本始、根源之幽意。是以阳生阴降、昼短夜长之冬至,遂为元始天尊之圣诞。
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周礼》记载,远在西周时代,周公姬旦在洛邑(今洛阳)以土圭测日影,确定天下之中,顺带确定了冬至日时间,冬至很可能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先确立的节气。
冬至是24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对应《易》之地雷复卦,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义,在古时被尊为冬季重大节日,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谚,故古人亦名之为“亚岁”或“小年”。
《易·复》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
《老子》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在古代,冬至是需要放假的,有祭天、祭祖、静观、团圆、宴饮、数九等习俗。
《周礼・春官》记载, “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史记・封禅书》亦载 “冬至日,礼天于南郊,迎长日之至”。
《嘉兴府志》记载:“冬至祀先,冠盖相贺,如元旦仪。”
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也提到:
“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总之,冬至,这一天既是元始天尊的诞辰,也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占据重要地位,蕴含着宗教与文化的双重意义。知晓冬至和元始天尊诞辰的象征内涵,能引领我们深入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感悟宇宙循环交替、生命不息重生的哲理智慧。
在这冬至佳节,让我们心怀敬畏,感恩大自然的慷慨馈赠,虔诚祈愿,无畏向前,迎接未来的无限可能,让生活如冬日暖阳般温暖而明亮,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祝大家:
冬至美满,福运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