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能治愈吗?专家解读这种"伪装者"疾病的治疗新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能治愈吗?专家解读这种"伪装者"疾病的治疗新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症状往往隐匿且不典型,容易被忽视。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这种曾经被视为"绝症"的疾病,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案。
明明只是弯腰捡个钥匙
后背却突然针扎般疼痛
每年体检显示"轻度贫血"
总以为是没休息好
这些看似无关的日常不适
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
指向同一个善于"伪装"的恶疾
——多发性骨髓瘤
那么
如何才能揪出"真凶"?到底能否治愈?
来听听专家的解答
这些"预警信号"不容忽视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和淋巴瘤,中位发病年龄59岁,常见于老年群体。其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多为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典型症状表现为"CRAB"症状——高钙血症(Hypercalcemia)、肾功能衰竭(Renal failure)、贫血(Anemia)和骨病(Bone disease)。
专家表示,多发性骨髓瘤往往不易被察觉,但通过以下"预警信号",我们能够循迹而寻,及时发现并采取治疗措施。
1、疲劳:身体感觉疲惫,休息也不能缓解。这与贫血(低血红蛋白)相关。
2、骨痛与骨折:一些情况下,骨髓瘤患者会出现逐步加重的剧烈骨痛,普通的止痛药不能控制。以腰骶部多见,其次为胸部和下肢。
3、感染: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甚至败血症。病毒感染以带状疱疹多见
4、出血:合并血小板减低时容易发生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5、肾功能损伤:一些情况下,可能出现少尿、血尿、泡沫尿、浮肿等肾功能受损情况。
从"绝症"到慢性病
规范化治疗改写生存结局
专家指出,尽管多发性骨髓瘤尚无法彻底根治,但通过规范化治疗,患者能够获得显著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改善。
治疗流程分为诱导治疗、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常规化疗巩固治疗及维持治疗。
※ 诱导治疗。在初诊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能状况及疾病伴随状态等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自体干细胞移植,并采取不同的诱导治疗方案。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诱导治疗后需要进行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以延长无病生存时间。
首先通过药物将干细胞从骨髓"赶"到外周血进行采集,采集完成后,患者需恢复一段时间。之后,会先进大剂量化疗,再开展自体干细胞移植。
如果首次自体移植未能取得完全缓解或者接近完全缓解的效果,可以在首次移植3-6个月内考虑第二次自体移植。
※ 巩固治疗。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未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采用原诱导方案短期巩固2-4疗程。
※维持治疗。骨髓瘤目前仍无法治愈,需要长期维持治疗,目前推荐的是来难度胺或硼替佐米。
※复发难治的骨髓瘤的治疗。可以选用双抗类药物、CAR-T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手段进一步缓解。
总的来说,随着免疫治疗和靶向药物的使用,多发性骨髓瘤的致死率明显降低,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可获得长期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