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印度仿制药在中国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印度仿制药在中国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引用
格隆汇
10
来源
1.
https://www.gelonghui.com/p/1688215
2.
https://www.huxiu.com/article/3927359.html
3.
https://www.pharnexcloud.com/zixun/sx_7694
4.
https://www.zhihuiya.com/news/info_4579.html
5.
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87ab35756dce902adc438bdadec48a0b
6.
http://journal.healthpolicy.cn/html/20240410.htm
7.
http://epaper.legaldaily.com.cn/fzrb/content/20240401/Articel06004GN.htm
8.
https://bk.cnpharm.com/zgyyb/2024/08/22/app_318157.html
9.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501240068.aspx
10.
https://www.icbcme.ae/icbc/%E7%BD%91%E4%B8%8A%E8%82%A1%E7%A5%A8/%E5%85%AC%E5%8F%B8%E4%B8%AA%E8%82%A1/%E4%B8%AA%E8%82%A1%E5%88%86%E6%9E%90/%E5%B8%82%E5%9C%BA%E4%BE%9B%E5%BA%94%E6%A0%BC%E5%B1%80%E5%B0%86%E9%87%8D%E5%A1%91%E7%89%B9%E8%89%B2%E5%8E%9F%E6%96%99%E8%8D%AF%E4%BC%81%E8%BF%8E%E6%9C%BA%E9%81%87.htm
01

政策红利:印度仿制药的中国机遇

近年来,中国医药市场迎来重大变革,药品集中采购(集采)政策的实施为印度仿制药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集采政策通过“以量换价”的方式,大幅降低了药品价格,同时也为优质低价的仿制药提供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2024年,国家第十批集采开标,涉及品种和企业数量创下历史新高。部分品种拟中选价格降幅超过90%,这不仅推动了原研药价格下降,也为印度等国的仿制药提供了市场空间。印度仿制药凭借其成本优势,迅速在中国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02

印度仿制药的市场布局

印度制药企业积极布局中国市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瑞迪博士实验室(Dr. Reddy's Laboratories)和太阳制药(Sun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这两家印度制药巨头通过多种策略,包括本地化生产、质量控制提升以及产品线多元化,不断强化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瑞迪博士实验室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印度药企之一,2000年通过合资企业昆山龙灯瑞迪正式进入中国。该公司在华业务涵盖仿制药、全球原料药和制药服务以及专利产品三大板块。其产品线包括肿瘤治疗药物、罕见病用药等多个领域。瑞迪博士实验室还是首个在中国通过一致性评价和首个在中国药品集采中标的跨国仿制药企业。

太阳制药则通过收购和合作的方式,加强其在中国市场的布局。该公司在眼科和皮肤科领域建立了较强的竞争优势,通过收购InSite Vision、Ocular Technologies等公司,大幅加强了眼科产品线。在皮肤科领域,太阳制药通过收购Taro和Dusa等公司,获得了丰富的皮肤科仿制药产品包。

03

质量之殇:印度仿制药的阿喀琉斯之踵

然而,印度仿制药在中国市场的扩张并非一帆风顺。2023年8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公告,暂停进口、销售和使用印度瑞迪博士实验室生产的盐酸托莫西汀胶囊,原因是该产品在原料药、工艺验证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缺陷,未能达到中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这一决定不仅影响了该产品的销售,还取消了瑞迪博士实验室参与国家集采的资格。

事实上,印度仿制药的质量问题早已引起关注。2018年,瑞迪博士、印度素帕医药和太阳制药等几家印度企业的药品就曾因质量问题被中国药监局暂停销售。据统计,2022年初至2023年年底,印度制药商至少收到9封来自美国FDA的警告信,涉及药物污染、卫生条件差及文件篡改等问题。

04

竞合关系:中印药企的博弈与合作

在仿制药领域,中印药企存在直接竞争。特别是在一些新兴市场,双方的产品可能会有直接竞争。然而,在新药研发、新兴市场拓展等领域,双方合作的可能性较大。印度药企在新兴市场有一定基础和经验,中国药企在新药研发和规模化生产上有优势,双方可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瑞迪博士大中华区总经理沙伊斯•科玛表示,中国是人口大国,世界约四分之一的人口分布在中国和印度。如果不在中国布局,就称不上真正的国际化。现在来看,中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二,在研新药数量也处于全球第二位,存在诸多发展机遇。

05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中国医药市场的持续发展和政策环境的变化,印度仿制药在中国市场的前景既充满机遇,也面临挑战。一方面,集采政策的持续推进为印度仿制药提供了市场空间;另一方面,药品质量、安全性以及监管要求的提高,对印度药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印度制药企业需要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通过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利用中国在新药研发和规模化生产方面的优势,共同开拓全球市场,可能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