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数字电影产业园:以科技创新驱动影视产业新发展
无锡数字电影产业园:以科技创新驱动影视产业新发展
近日,两部重磅影片在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完成拍摄:国家重点影片《澎湖海战》顺利杀青,将为观众展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东极岛》涉及复杂的海洋视效制作,在中国电影史上尚属首次尝试。这些成就再次彰显了无锡数字电影产业园作为全国唯一国家级数字电影产业基地的实力。
从传统到科技:数字电影产业园的崛起之路
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成立于2013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影视产业的重要地标。园区以“科技拍摄+数字制作”为核心,建成了包括3座水下特效棚、3座3000平方米国际标准影棚、2座6000平方米超大影棚在内的15座专业影棚,以及5座音乐录制棚,具备智能拍摄、虚拟拍摄、3D拍摄、同期录音等技术功能。
科技创新:打造中国最大电影级LED拍摄巨幕
园区最引人注目的是其3000平方米的5G智慧虚拟摄制棚,配备了国内最大的电影级LED拍摄屏。这块弧长44米、高10米、直径23米的“超级屏”被业界誉为“超级屏”,能够直接投射各种场景,实现所拍即所得的效果。与传统绿幕拍摄相比,演员可以与虚拟场景实时互动,大大提升了表演的真实感。
园区企业也在不断创新突破。墨境天合在制作《独行月球》时采用引擎制作方案,将制作时间缩短近一半;在制作《流浪地球》时,优化了USD文件格式,实现了60多家技术制作企业的内容整合。诺华视创自主研发的虚拟拍摄智能灯光系统已应用于多部影视作品,并获得好莱坞团队的采购意向。
经济贡献:年产值从1.8亿到60亿的跨越
目前,园区已吸引800余家影视文化企业入驻,形成年拍摄80-100部、年制作200-300部影片的产业规模。年产值从建园之初的1.8亿元提升到60多亿元,成为滨湖区乃至无锡市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未来发展:布局微短剧新赛道
面对微短剧市场的蓬勃发展,园区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力争3年内实现100亿元产业规模。园区已联手喜马拉雅发起“喜莱坞计划”,成立了“喜莱坞中短剧基地”。基地由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1号摄影棚改造而成,占地600平方米,不仅有多场景的布置,还能实现动作捕捉和虚拟制片等功能。
政策支持:打造影视产业新高地
无锡市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电影产业发展,包括对国家重点电影给予最高2000万元资助,并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园区还积极布局算力等新型基础设施,围绕数字贸易、数字影视、数字文娱、数字版权、数字传播等方面招大引强、招才引智,推动形成上下游集聚的全产业链体系。
元宇宙:数字电影产业园的新机遇
在元宇宙时代,数字电影产业园正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园区的虚拟拍摄技术和数字制作能力,使其成为元宇宙内容生产的重要基地。正如民生证券研究院通信元宇宙首席分析师马天诣所说,“元宇宙”是提高生产力效率的工具,而无锡数字电影产业园正是一个非常好的“元宇宙”应用场景。
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化和数字化转型,为全球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光影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