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数科揭秘:四大高发金融诈骗真相及防范指南
360数科揭秘:四大高发金融诈骗真相及防范指南
近日,360数科旗下信息安全知微实验室发布了《金融类电信网络诈骗分析报告》,揭示了当前四大高发金融诈骗类型:调整利率退款诈骗、假冒金融App、注销校园贷、人工审核收费骗局。其中,调整利率退款诈骗占比高达34%,成为最常见诈骗手法。这些诈骗手段不仅给受害者带来财产损失,还可能影响其信用记录,严重威胁金融安全。
调整利率退款诈骗:占比最高,需警惕
调整利率退款诈骗是目前最为常见的金融诈骗类型,占比达34%。诈骗分子通常通过电话联系受害者,声称可以调整贷款利率并退款,以此诱骗受害者提供个人信息或进行转账操作。
例如,有受害者接到自称“支付宝客服中心”的FaceTime视频电话,对方声称“国家下发文件要求关闭大学生支付宝信息”,并指导受害者关闭花呗和借呗额度。在重新开通并借钱提现后,对方以“注销账户”为由,要求将资金转入指定账户,最终导致受害者被骗50000元。
假冒金融App:花样翻新,难辨真伪
假冒金融App诈骗是另一种高发诈骗类型。不法分子通过伪造基金公司客服热线、网站、App等手段实施诈骗,甚至有基金公司短时间内多次遭遇此类诈骗。
例如,王先生收到一条“陌生人”添加好友申请,通过后对方先是和王先生探讨家长里短、分享生活趣事,随后分享了一个“稳赚不赔”的投资项目。王先生被高额利润所吸引,通过此好友分享的链接下载了APP。打开APP后映入眼帘的就是基金公司的LOGO、营业执照、基金产品、客服投诉渠道等页面展示,看起来还挺正规。随后,王先生注册了账户并往里充值5000元钱,没过多久就收到了500元的返现金额,并成功提现。这让尝到甜头的王先生充分相信了这个“赚钱项目”,立马加大了投资,直接往里充值了2万,但这次提现却没那么顺利了。
王先生通过该APP上的客服通道进行咨询,客服人员告知账户资金被冻结了,需要增加资金购买基金对冲才能解冻。为尽快把钱拿出来,王先生按照要求进行了多次充值,但再也没有收到返现,甚至连充值的本金都无法提取出来,APP上的客服人员和所谓的“好友”也销声匿迹。王先生最终被骗金额高达5万元。
注销校园贷诈骗:瞄准年轻人,套路深
注销校园贷诈骗主要针对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群体。诈骗分子通常冒充客服,以影响个人征信为由,诱使受害者进行转账操作。
例如,有受害者接到自称“支付宝客服”的电话,声称需要关闭大学生支付宝信息,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在对方的指导下,受害者关闭并重新开通花呗和借呗额度,然后将借款转入指定账户,最终被骗50000元。
人工审核收费骗局:花样百出,需谨慎
人工审核收费骗局通过网络贷款、兼职刷单等形式,以各种名目收取费用,最终导致受害者财产受损。
例如,有受害者收到微X贷的链接,声称有机会获得20000元额度贷款。在申请过程中,对方以保证金、解冻费等名义要求受害者多次转账,最终被骗13600元。
如何防范金融诈骗?
面对层出不穷的金融诈骗手段,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防范建议: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或验证码,设置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
核实身份:自称官方人员或熟人的,务必通过可靠渠道验证其身份。
谨慎转账:面对可疑来电或短信,不要被恐吓或压力影响,官方机构通常不会通过电话要求转账。
理性投资:避免轻信“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承诺,必要时咨询专业人士。
下载正规App:通过官方渠道下载金融App,不点击陌生链接或扫描不明二维码。
提高警惕:遇到要求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的情况,保持冷静,多渠道核实信息真实性。
金融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但只要我们保持警惕,提高防范意识,就能有效避免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记住,任何要求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的行为都应引起警觉,及时向官方客服或警方核实情况,是保护自己财产安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