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质监局发布:开学季彩泥安全大揭秘
江苏省质监局发布:开学季彩泥安全大揭秘
近日,江苏省质监局发布的一份彩泥产品风险监测质量分析报告引发广泛关注。报告显示,在监测的100批次彩泥样品中,有62批次超出相关标准限量要求,主要问题是可迁移元素和防腐剂超标。其中,19种彩泥和黏土样品中,有11种钡含量超标,最高达十余倍。
这一监测结果令人震惊,也引发了家长们的担忧。彩泥作为儿童常见的玩具,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那么,彩泥中钡含量超标究竟有多危险?市场上其他彩泥产品是否也存在类似问题?家长应该如何选购安全的彩泥?
钡含量超标:隐形的健康杀手
钡是一种有毒金属元素,其化合物被机体吸收后可形成不溶性硫酸盐,与组织结合成难以溶解的物质,引起肠梗阻、麻痹、心律失常甚至死亡。此外,钡还具有神经毒性,可干扰神经传导,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为眩晕、昏迷等症状。
如果儿童摄入大量含钡化合物,且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可能导致急性钡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肌肉痉挛等。长期接触过量的钡,还会导致慢性中毒,对肝、肾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
市场调查:彩泥安全问题频发
江苏省质监局的报告并非孤例。近年来,多地市场监管部门都曾发现彩泥产品存在安全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可迁移元素超标:除了钡,一些彩泥产品中还检测出硼、铜等元素超标。这些重金属元素可通过皮肤接触或误食进入儿童体内,对健康造成威胁。
防腐剂含量过高:为了延长保质期,一些厂商会添加过量的防腐剂。这些化学物质具有致敏性,幼儿长期接触或误食极易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塑化剂残留:部分彩泥产品中检出塑化剂,如邻苯二甲酸酯。这种物质被研究证实发挥着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可致男孩“女性化”和女孩“性早熟”。
有机溶剂残留:一些彩泥产品中存在有机溶剂残留,这些物质具有挥发性,长期接触可能对儿童呼吸系统造成影响。
如何选购安全的彩泥?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彩泥产品,家长应该如何为孩子挑选安全的玩具呢?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选择正规品牌和渠道:尽量选购知名品牌的彩泥产品,避免购买“三无”产品。正规品牌通常对产品质量控制更为严格。
检查产品包装:选购时要注意检查产品包装是否完整,是否标注了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厂址、执行标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
注意保质期:选择保质期相对较短且生产日期较近的产品。保质期过长可能意味着添加了大量防腐剂。
闻气味:拆开包装后闻一闻是否有刺激性气味。如果有较重的刺鼻气味,应避免购买。
观察颜色:避免选购颜色过于鲜艳的产品。鲜艳的颜色往往意味着添加了更多的染料,可能存在可迁移性重金属元素超标的隐患。
查看认证标志: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玩具安全标准GB6675。这个标准涵盖了玩具的机械与物理性能、燃烧性能、特定元素的迁移等多个方面。
关注材质安全:优先选择以天然材料(如面粉、食用色素)为主要成分的彩泥,避免含有工业色素和化学物质的产品。
使用后的清洁:教育孩子在玩彩泥前后都要洗手,避免将手上的细菌和化学物质带入口中。
呼吁加强监管,保障儿童安全
儿童玩具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一方面,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彩泥等儿童玩具的抽检力度,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对不合格产品及时下架处理。另一方面,生产企业也应加强自律,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使用安全环保的原材料。
作为家长,在选购儿童玩具时要保持警惕,不能只看价格和外观,更要关注产品的安全性。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