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风险提示:警惕网络投资诈骗新套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风险提示:警惕网络投资诈骗新套路

引用
澎湃
11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45629
2.
https://www.sompo-cn.com/cn/NewsInfo.aspx?Id=11151
3.
https://www.spp.gov.cn/xwfbh/wsfbh/202407/t20240726_661524.shtml
4.
https://gyxxh.tj.gov.cn/ZWXX5652/ZWYW9055/202411/t20241128_6791351.html
5.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7/content_6964352.htm
6.
http://www.csrc.gov.cn/fujian/c105585/c7511595/content.shtml
7.
https://www.gdjr.gov.cn/gdjr/tzjy/content/post_25634.html
8.
https://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425102.html
9.
https://gat.fujian.gov.cn/ztzl/fjjffpzxrx/spjq/202409/t20240925_6528818.htm
10.
https://www.caqp.org.cn/xfjs/1958.html
11.
https://www.lzccb.cn/col210/1069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风险提示,警示消费者警惕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这类诈骗案件频发,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还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据统计,仅2024年就有多个大型诈骗集团被捣毁,涉案金额动辄数千万甚至上亿元,受害者遍布全国各地。

01

诈骗手法剖析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通常通过以下步骤实施:

第一步:以“保本高息”虚假宣传吸引消费者

不法分子假借债券投资、股票投资、贵金属投资、期货投资、P2P投资、外币投资等概念,推出所谓“投资理财神器”,在网络平台发布消息宣称“稳赚不赔”,以高返利、按月返利、保持现金流等噱头吸引消费者关注。

第二步:以“专家内幕”虚假消息诱导投资

不法分子通过社交软件添加消费者好友,将其拉入“投资”群聊,然后冒充投资导师、理财专家,以“投资暴富案例”“直播课”骗取消费者信任,或通过婚恋交友平台与消费者确定婚恋关系,再以有“内部消息”“会员渠道”“特殊资源”等诱骗消费者参与投资。

第三步:以“投资返利”虚假平台转移资金

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或仿冒投资平台,向消费者发送虚假链接,引导消费者下载APP进行投资,并以小额投资返利作为诱饵,不断引导消费者加大资金投入。不法分子随后迅速转移资金,甚至利用消费者急于提现的心理,以“登录异常”“服务器维护”“银行账户冻结”等名义,收取所谓“保证金”“解冻金”等,进一步扩大消费者资金损失。

02

典型案例分析

以梁某等人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为例,该诈骗集团在缅甸木姐地区设立诈骗窝点,通过搭建虚假的“安逸花”贷款App平台,冒充客服人员以办理贷款名义诱导被害人交纳认证金、解冻费,最终骗取1400余名被害人近6000万元人民币。案件涉及人员众多,层级分明,包括诈骗集团首要分子、骨干成员、一般参加者以及负责转移诈骗犯罪所得的人员。最终,该诈骗集团的23名成员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至有期徒刑三年不等的刑罚,并处以相应罚金。

03

防范措施

针对此类诈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示消费者:

  1. 不存在“保本高息”理财产品:根据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消费者应认清银行理财、基金、信托、期货等均不是存款,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保本高息”“专家保证”等均是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的常见套路,应提高警惕。

  2. 不轻信来路不明“小道消息”:消费者进行投资理财时应首选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并颁发许可证的金融机构,不轻信通过网络论坛、微信群、QQ群等传播的“小道消息”以及无合法资质的机构或人员。如对金融业务存在疑问,可通过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官方网站、热线等咨询核实。

  3. 不贪图“一时便宜”因小失大:消费者要树立科学理性的投资理财观念,切忌侥幸心理、赌博心态。对陌生来电、邮件推销等非正规网络途径诱导投资行为保持警惕,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二维码,不轻易授权非官方APP使用协议;拒绝与陌生人共享实时位置、分享含有身份信息的照片,避免因信息泄露造成经济损失。

此外,消费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保护个人信息:妥善保管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账户密码、验证码、个人生物识别等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下载陌生软件、注册陌生平台或添加陌生好友,对个人社交账户的安全状况保持警惕,拒绝陌生人“共享屏幕”要求,避免无关人员操纵本人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避免因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经济损失。

  • 谨慎转账汇款:涉及转账、汇款操作时要提高警惕,防范资金被骗风险。在接到涉及要求转账汇款的电话、短信或网络信息时,及时通过官方机构核实信息的真实性,不轻信陌生人的转账要求或诱导信息,不贸然向陌生人提供的账号转账汇款,不随意向无关账户转账打款。在转账汇款前,务必认真核对对方身份和信息,确保资金是转给真正可信任的人员或机构。

  • 选择正规渠道: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应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充分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提升识骗防骗能力,谨防财产遭受损失。

  • 理性判断:树立科学理性的投资理财观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信息甄别能力,对退还费用、礼品赠送、保本高息、高价收购等“天上掉馅饼”的说辞保持警惕,避免贪图小便宜,遭受大损失。避免盲目跟风或投机心理,不轻信来路不明“小道消息”,不轻信“稳赚不赔”或“保本高收益”等说辞。

  • 及时报案:如发现自己陷入诈骗陷阱导致资金受损,或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应保存好聊天记录、通话录音、交易截屏等有关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同时,不可轻信网络上自称“网警”“黑客”等组织或人员,避免再次受骗。

面对日益猖獗的网络投资诈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选择正规的投资渠道,理性对待投资回报,保护好个人信息,才能有效避免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应及时报警,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