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下乡:乡镇居民出行新风尚
新能源汽车下乡:乡镇居民出行新风尚
2020年7月,工信部、商务部等共同下发《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拉开了新能源汽车走进乡村市场的大幕。随后几年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一直延续,并取得显著成果。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走过10个省(市),开展了17站活动,发布了6批下乡车型目录,近200款新车,下乡车型实现销售超400万辆。其中,2020年下半年、2021年、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销量同比分别实现了80%、169%和87%的增长,成为乡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的热点和亮点。
乡镇市场的新能源热潮
在河南东北部的乡镇地区,春节期间的街道上多了一抹“绿色”——奇瑞EQ1、长安糯玉米、五菱宏光MINI EV、五菱缤果等微型电动车穿插在车流中。五菱宏光MINI EV车主王女士表示:“最近几年,乡镇地区购买微型电动车的人越来越多,我知道的就有十几辆。”她选择这款车的主要原因是它小巧灵活,使用成本低,而且相比“老年代步车”更舒适安全。
这种趋势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体现。据统计,2022年至2023年,农村电动汽车的渗透率从4%上升到17%。虽然距离一线城市30%以上的渗透率还有较大距离,但增幅明显高于城市市场。在车型选择上,乡镇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偏好:A00级车占36%,A0级占32%,远高于城市市场的小微型电动车占比。
使用体验:便利与挑战并存
微型电动车在乡镇地区的快速发展,与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密切相关。2020年7月,工信部、商务部等共同下发《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拉开了新能源汽车走进乡村市场的大幕。随后几年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一直延续,并取得显著成果。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走过10个省(市),开展了17站活动,发布了6批下乡车型目录,近200款新车,下乡车型实现销售超400万辆。其中,2020年下半年、2021年、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销量同比分别实现了80%、169%和87%的增长,成为乡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的热点和亮点。
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共计69 款新能源车型参与其中,无论是参与车企数量还是车型优惠力度都相较去年有所提升。“农村汽车消费市场十分广阔,一定是未来增量的方向。”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
未来展望:潜力巨大,机遇与挑战并存
预计到2030年,农村地区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7000万辆。从地域情况分析,西部地区新能源汽车的增速仅次于东部、华北以及中部长江区域,排在第三位。成都、重庆等西部城市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榜上名列前茅,显示出西部市场的巨大潜力。
农村市场具有自身独特优势:政策支持、充电便利(一户一院的居住条件)、电力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等。同时,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对产品品质和智能化功能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些因素都将推动新能源汽车在乡镇市场的进一步普及。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充电基础设施不足仍是主要瓶颈,目前县级以下公共桩仅占全国9.45%。此外,农村地区的售后服务体系尚不完善,需要车企和相关企业形成合力,升级服务模式,提升售后服务保障能力和范围。
总体来看,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不仅推动了农村居民出行方式的全面升级,也促进了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迈入新阶段。随着政策支持的持续加码、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消费者认知的逐步提升,新能源汽车在乡镇市场的前景将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