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大明风华》:朱元璋的服饰秘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大明风华》:朱元璋的服饰秘密

引用
搜狐
12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05668042_121830879
2.
https://www.sohu.com/a/810532405_121629652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1GTKMB805564W6T.html
4.
https://www.sohu.com/a/824341398_121201017
5.
https://www.qidian.com/ask/qbpzftuzfzf
6.
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24082704-1.htm
7.
https://m.qidian.com/ask/qtueniqnjtu
8.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6%98%8E%E6%9C%9D%E6%9C%8D%E9%A3%BE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8%8E%E6%9C%9D%E6%9C%8D%E9%A3%BE
10.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358.html
11.
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24092021-1.htm
12.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16/22/20226523_1139532761.shtml

近日,《大明风华》第十三集《锦绣》在昌平电视台首播,深入探讨了明朝独特的服饰文化。其中,朱元璋时期的服饰尤为引人注目。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不仅建立了新的政权,更通过服饰制度的改革,确立了明代服饰的基础样式及等级制度。

01

“复衣冠如唐制”:服饰制度的革新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面对元朝长期统治下形成的服饰习惯,他采取了“悉复中国之旧”的策略,即恢复汉服传统。这一政策的推行,不仅是对唐宋服饰传统的复兴,更是对新时代社会秩序的一种象征性构建。

在具体的服饰制度上,朱元璋进行了详细而周密的规范。从衣物的面料选择、色彩搭配、款式设计,到鞋帽配饰的每一处细节,均被赋予了严格的等级意义。其中,绸、绢、素纱作为亲民之选,限定了普通民众的衣着界限。而皇族则专用黄色及龙纹图案,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权力的体现。

02

中原与胡风的融合:曳撒的演变

尽管大力推行汉服传统,但朱元璋时期并未完全摒弃元代服饰的影响。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曳撒(源自蒙古质孙服)在明代的演变。

曳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蒙古人的传统服饰质孙。质孙服的上衣下裳连于一体,衣式紧窄,下裳较短,腰间有许多褶子,并在肩膀和背部装饰有珠子。这种衣服的上衣下裳连于一体,衣式紧窄,下裳较短,腰间有许多褶子,并在肩膀和背部装饰有珠子。质孙腰间的褶子非常便于骑马射箭,原本是军士所穿着的戎服,后来逐渐演变为元朝内廷大宴时的官服。

朱元璋在改革服饰制度时,将曳撒纳入宫廷服饰体系。《大明会典》规定:“冠方顶巾,衣胸背鹰鹞,花腰,线袄子,诸色阔匾丝绦,大象牙雕花环……”这种服饰在明代宫廷中广为流传,成为皇帝、贵胄、宫廷内侍以及文武百官的主要服饰。

03

《大明风华》中的服饰还原

作为一部以明朝为背景的古装剧,《大明风华》在服饰还原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该剧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明朝服装的特色,展现了当时丝织技术和锻造技术的繁荣。

剧中人物的服饰随着身份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从普通百姓的朴素衣着,到宫廷贵族的华丽服饰,都力求贴近历史真实。这种对细节的考究,不仅让观众得以一窥明朝服饰文化的魅力,也为剧集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04

朱元璋画像之谜:历史真实的追寻

关于朱元璋的画像,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流传至今的朱元璋画像主要分为两类:一丑一俊。丑陋版本的画像绝大部分都是明朝灭亡以后民间所绘。民间曾传说朱元璋其丑无比,满脸都是麻子,下巴很长,额骨有些凸出,还说朱元璋还因为宫廷画师把自己画的太真实,顿时大怒,把画师推出去斩了,这些都是无稽之谈。

在“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上,两幅相对而立的朱元璋正形像和异形像引发了广泛讨论。其中,异形像并无款识,从画风来看为明代作品,画中形象则颇符合民众印象中流传的朱元璋长相,也就是流传中的脸颊变形拉长,下巴向前凸出,脸上不同程度地布满黑痣,“凤眸龙头,黑痣盈面”,与正形像形成截然不同的反差。

明代史料中,对明太祖朱元璋的画像已经多有提及:一是关于明太祖绘制画像的记载,明朝陆容《菽园杂记》卷十四称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召集画工为自己作像,画得像的却并未得赏;二是关于目睹朱元璋像的记载。隆庆六年南京工部尚书张瀚在《松窗梦语》中回忆自己瞻仰到的太祖御容“与民间所传奇异之像大不类(不像)”。 由此可见,到明中晚期,太祖异相已在民间广为流传,与张瀚所见宫中画像大不相同。

而那些丑化朱元璋的画像,很可能是剃发易服后不了解明制汉服的清代人所画,并不真实严谨。相比之下,官方版画像更贴近史实,展现了朱元璋端正的样貌和气宇轩昂的气质。

通过《大明风华》的服饰细节,我们得以一窥明朝初年的服饰文化。朱元璋时期的服饰制度,不仅是权力与等级的象征,更体现了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而关于朱元璋画像的争议,也提醒我们在欣赏历史剧的同时,要保持对历史真实的思考与辨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