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为何总是孙悟空、哪吒、白蛇?为何缺少《你的名字》?
国产动画为何总是孙悟空、哪吒、白蛇?为何缺少《你的名字》?
国产动画电影为何总是围绕孙悟空、哪吒、白蛇等传统神话人物展开,而缺乏像《你的名字》这样的纯原创作品?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中寻找答案。
8月10日,改编中国传统神话的动画电影《白蛇:浮生》即将上映,在期待这部电影的同时,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国的动画电影全都要依靠于中国传统神话,难道就不能像美国一样有《猫和老鼠》,像日本一样,有着《千与千寻》、《你的名字》这样的纯原创又卖座的动画电影吗?
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得从中国动画的发展史出发了。
中国动画发展史
中国动画的开篇是由1922年万氏兄弟的广告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开创的,而后陆续发布了《狗请客》、《过年》等动画电影,但一直都是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直到1941年,万氏兄弟应上海新华联合影片邀请,创作了取材于《西游记》中的"三调芭蕉扇"的《铁扇公主》,才让万氏兄弟,让中国动画声名大振,惊艳了整个世界。日本"动画之父"手冢治虫正是在观看了《铁扇公主》之后,才下定决心从事动画业。
自此以后,在国家的支持下,国产动画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小蝌蚪找妈妈》、《哪吒闹海》、《雪孩子》、《九色鹿》《天书奇谈》等神作频出,老少皆宜,更是创作出《大闹天宫》代表中国审美巅峰的动画电影。若说此时的中国动画原创性不足,想必没人会相信。
到了1994年之后,中国动画正式进入了黑暗时期,取材于中国传统故事"劈山救母"的《宝莲灯》的出现被认为是中国动画的落日余晖。
从此以后的中国动画,"幼稚"、"低龄"甚至"脑残"成为了中国动画身上摆不脱的标签。"那么大了怎么还看动画片"相信成为了我们"90后"、"00后"长大过程中经常会听到的话语。
2010年,制作成本2100万元的《雷锋的故事》的出现更是将国产动画打入了谷底,从此中国动画再也抬不起头来。
直到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出现一举打破尘封已久的国产动画票房纪录。"国漫崛起"从此不再只是一句口号,孙悟空又成了那个拯救中国动画的人。《人民日报》更是认为该片是中国动画电影十年来少有的现象级作品,该片从此打破了中国动漫的黑暗之门。
从此《大鱼海棠》《小门神》《大护法》、《风语咒》等优秀原创作品频出。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五十多亿元的票房更是宣告了,在中国愿意为国产动画买单的人群很多,只是大家期待着真正的好动画,动画"蛋糕"在此以后被做大了。
改编动画为原创动画铺路
在中国动画诞生之初,一片灰蒙蒙时,是依靠中国传统神话的《铁扇公主》为我们打开了一片天;在中国动画蓬勃发展时,是依靠中国传统神话孙悟空《大闹天宫》代表了中国动画的最高水准;在中国动画陷入黑暗时,还是那个依靠中国传统神话的《大圣归来》为我们打破了枷锁;在中国动画复兴途中,依旧是那个依靠中国传统神话《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哪吒为我们探到了动画电影票房的天花板。
可以说,如果没有改编动画为中国动画探路,哪有纯原创动画的春天呢?中国不是没有优秀的纯原创动画,而是现在的中国动画仍然处于崛起的过程中,纯原创动画在中国尚且担当不起为中国动画开山辟地的责任。
例如在2011年的上映的纯原创动画电影《魁拔》,公认的优秀动画,最终却以350万的惨淡票房收场,后面两部的票房也才两三千万,制作人和投资方赔得倾家荡产。而第四部则遥遥无期。
我们不该责怪国产原创动画不火,只能说中国人更加喜爱从小耳濡目染的故事改编的动画。
《白蛇:浮生》在8月10日七夕上映时,一如既往地前往电影院支持中国动画电影,有前两部《白蛇:缘起》、《白蛇2:青蛇劫起》佳作在前,相信不会让观众失望。
不过希望有一天,中国的动画发展到改编动画和原创动画百家齐放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中国动画想必已经真正的享誉全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