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药物导致便秘怎么办?
精神科药物导致便秘怎么办?
便秘是精神科药物常见的副作用之一,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治疗依从性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将详细介绍哪些精神科药物容易导致便秘,便秘的诊断标准,以及如何通过饮食调整、适量运动、药物治疗等方法来缓解这一问题。
便秘(constipation)是指大便次数减少,一般每周少于3次,伴排便困难、粪便干结。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长期持续存在,症状扰人,影响生活质量,病因多样,以肠道疾病最为常见,但诊断时应慎重排除其他病因。精神科药物导致便秘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这些药物通常具有抗胆碱能副作用,减少腺体分泌,引起口干、便秘,以及可能的镇静作用,减缓肠蠕动。长期便秘会直接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严重的还会引起麻痹性肠梗阻,危及生命。
哪些精神药物易导致便秘?
抗精神病药物中氯丙嗪、奋乃静、舒必利、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利培酮、帕利哌酮、氨磺必利等;
抗抑郁药中的阿米替林、氟西汀、舍曲林、瑞波西汀、度洛西汀、丙咪嗪、阿米替林、马普替林、多塞平、帕罗西汀等;
情感稳定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碳酸锂等;
抗焦虑药物阿普唑仑、坦度螺酮等。
便秘的诊断标准
根据罗马功能性胃肠疾病慢性(或功能性)便秘诊断指南,每天排便的患者如果出现紧张、排便不完全或其他症状,可能符合慢性(或功能性)便秘的标准。慢性(或功能性)是指缺乏器质性病因,没有结构异常或代谢异常,又除外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慢性便秘。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可改善,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缺乏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
慢性(或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
- 在过去的12个月中,持续或累积至少12周并有下列2个或2个以上症状:
- 4次大便至少一次是过度用力;
- 4次大便至少一次感觉排空不畅;
- 4次大便至少一次为硬梗或颗粒状;
- 4次大便至少一次有肛门直肠梗阻感或阻塞感;
- 4次大便至少一次需手法帮助;
- 每周大便次数少于3次,日排便量小于35克。
- 不存在稀便,也不符合IBS的诊断标准。
- 慢性(或功能性)便秘患者可以有粪便坚硬、排便困难、便不尽感和便次减少等表现。
如何缓解精神科药物导致的便秘?
饮食调整
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青菜、芹菜、白菜、韭菜、菜花、白萝卜、火龙果、坚果等,避免主食精细,适当吃些粗粮,如玉米、红薯等;这些食物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多喝水,酌量加入蜂蜜也会起到润肠作用,帮助软化大便,促进排便。
从含量来看,菌菇与坚果是膳食纤维最丰富的两类食物,但坚果本身热量较高,只能少量食用。所以,菌菇才是补充膳食纤维的最佳选择。豆类除了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还可以为肠道益生菌供能。所以便秘病人,除了常规的多蔬果粗粮饮食以外,还建议每日至少一餐包含菌菇与豆制品饮食。
适量运动
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帮助缓解便秘。
药物治疗
易诱发便秘的药物可以尝试停用或更换,如若不能,则建议同时服用通便药。药物治疗结合个人体质,请尊医嘱服用。
使用容积性泻药(如果胶、车前草、各种植物纤维等),润滑性泻药(如开塞露、矿物油或液状石蜡)或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山梨醇)来缓解便秘。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刺激性泻药(如大黄、芦荟、番泻叶、蓖麻油等),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会有副作用。中成药疗效也不错,如苁蓉通便口服液、麻仁软胶囊、润肠丸等。必要时灌肠治疗。
调整药物,如果口干、便秘等症状非常严重,首先应该去看精神科医生。医生可能会考虑减少药物剂量或者更换其他药物,例如选择中西药结合,辩证治疗,可以大大降低西药带来的副作用。也可以尝试治疗便秘的新疗法包括益生菌和益生元,它们试图改变肠道菌群和环境。主要的细菌制剂是乳杆菌和双歧杆菌。
心理治疗
如果便秘与精神压力有关,尝试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或放松技巧来减轻压力。
生活方式调整
调整作息时间,尽量在早晨起床后及早中晚饭后的2小时内排便。避免长时间的精神紧张和焦虑,因为这些都可能导致或加重便秘。
做健康宣教或指导时告知病人便秘可能带来的危害,特别是老年病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便秘时排便时间过长、过度用力会诱发头痛、昏厥、血压升高、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破裂、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便秘还可以引起病人肛门疼痛、肛裂、痔疮、直肠脱垂等,诱发直肠癌、结肠癌等;还可以使病人的认知能力减退,诱发老年痴呆等。所以,一定要让病人重视便秘,提前预防,积极应对处置,及时缓解或消除身体不适。以上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精神科药物引起的便秘,但如果便秘问题持续严重或出现其他症状,建议及时看医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Every-Palmer S, Nowitz M, Stanley J, Grant E, Huthwaite M, Dunn H, Ellis, PM. Clozapine-treated patients have marked gastrointestinal hypomotility, the probable basis of life-threatening gastrointestinal complications: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EBioMedicine. March 2016, 5: 125–134. PMC 4816835. PMID 27077119. doi:10.1016/j.ebiom.2016.02.020.
Arasteh A, Mostafavi S, Zununi Vahed S, Mostafavi Montazeri SS. An association between incontinence and antipsychotic drugs: A systematic review. Biomed Pharmacother. 2021;142:112027. doi:10.1016/j.biopha.2021.112027
Kim DD, Barr AM, Lu C, et al. Clozapine-Associated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and Their Manage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Analysis of 107 Reported Cases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Feb 11]. Psychother Psychosom. 2020;1–10. doi:10.1159/000505876
Cohen D. Clozapine and Gastrointestinal Hypomotility. CNS Drugs. 2017 Dec 11. doi: 10.1007/s40263-017-0481-5. [Epub ahead of print] Review.
Every-Palmer S, Inns SJ, Grant E, Ellis PM. Effects of Clozapine on the Gut: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and Small and Large Intestinal Dysmotility. CNS Drugs. 2018 Nov 19. doi: 10.1007/s40263-018-0587-4. [Epub ahead of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