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与家长共话:如何让孩子合理使用手机
专家与家长共话:如何让孩子合理使用手机
在数字化时代,手机已成为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促进亲子共同成长?2024年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六讲“合理使用手机 亲子共同成长”给出了专业解答。
在教育部关工委、首都师范大学与中国教育电视台的紧密合作下,2024年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六讲“合理使用手机 亲子共同成长”于8月16日(周末傍晚)17时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雷雳教授,以及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媒介与教育工委会常务副主任张海波先生主讲,为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旨在引导家庭如何合理利用手机资源,促进亲子共同成长。
闵行区教育关工委层层发动,组织家长收听收看。又有家长利用双休日,认真回看了第六场讲座,细细品味专家的真知灼见,并利用夜晚的时间,不辞辛苦,用心整理了家长们的心声与反馈,旨在希望通过本文能为更多家庭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与帮助。
专家精彩观点概述
避免过早接触:家长应谨慎对待孩子早期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行为,以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潜在危害。他建议家长亲自陪伴孩子,提供多样化的娱乐和学习方式作为替代。
合理使用手机:在互联网时代,家长需与孩子共同探索手机使用的平衡点,关注上网时间管理、不良信息过滤、学习生活保障及身体健康维护等方面,确保手机成为孩子成长的助力而非阻力。
网络社交的双面性:专家提到,网络空间中的孩子可能展现出与现实不同的性格特征,这为社交障碍者提供了交流的新途径。家长应正确认识并引导孩子合理利用网络社交资源。
网络优势的现实转化:鼓励孩子将互联网上的积极表现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能力,家长和教师需协助孩子梳理并强化这些优势,以提升其社会交往能力。
建立互联网消费观念:鉴于孩子在网络环境中对金钱概念的模糊,家长需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包括教育网络消费知识、监管消费行为、培养理财意识及预防消费陷阱。
防范网络暴力与欺凌:专家特别强调了网络暴力的危害,呼吁家长加强对孩子的法律教育,提高防范意识,教导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冷静应对,及时求助,确保网络安全。
家长感言分享
家长们普遍认识到手机在现代生活中的双面性——既是便利的工具,也可能成为孩子成长中的隐患。通过参加家庭教育公开课,家长们获得了宝贵的指导和启发,学到了如何合理引导孩子使用手机,促进亲子共同成长。
结合华漕学校、诸翟学校、纪王学校、七宝实验小学、航华第一小学、浦江文汇小学、华星小学、华漕幼儿园等部分学校32位学生家长的感言,与大家分享,也借此为更多家庭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避免过早接触:家长们普遍认识到过早接触手机的弊端,纷纷表示将减少“电子保姆”的使用,通过设定合理的使用时间限制和筛选观看内容来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寻找使用平衡点: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家长们学习了如何帮助孩子找到手机使用的平衡点,包括抵制不良信息、不干扰学习生活、控制上网时间及保持身体健康等。
增强亲子沟通:针对亲子沟通不畅的问题,其中有父母沉迷手机导致的亲子交流缺失,以及孩子过度使用手机造成对身心健康和学习的不良影响。这些实例让家长们深感震撼,并意识到调整手机使用习惯、促进亲子共同成长的紧迫性。家长们从讲座中汲取了宝贵经验,如设定“无手机时间”,通过共同参与亲子活动来增进情感交流,培养孩子的合作与分享精神。
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家长们认识到孩子在互联网和现实中的不同表现,计划帮助孩子将网络优势转化为现实能力,提升其社会交往能力。
建立消费观念与预防网络风险:家长们表示要教育孩子关于互联网消费的知识,培养其合理的理财观念,不仅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与消费观,还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孩子识别并防范网络消费陷阱、网络暴力与欺凌,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以身作则与智慧引导:家长们深刻意识到自身行为对孩子的重要影响,也意识到自身在数字化时代中的责任,不仅要关注孩子的手机使用习惯,更要提升自己在网络健康分享、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意识,以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孩子。尤为重要的是家长以身作则,减少不必要的手机使用,在特定场合如家庭聚餐时,主动放下手机,自觉成为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的榜样。同时,采用智慧的方法管理孩子的手机使用,培养自律性。
共同成长:家长们强调,通过合理使用手机,不仅能够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还能加深亲子之间的共同学习和成长,营造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
综上所述,本次家庭教育公开课不仅为家长们提供了实用的手机管理策略,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家长们的教育热情,促使他们更加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相信,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有望让孩子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与孩子携手共进,在数字化时代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