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塔西佗效应看短视频营销:电影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塔西佗效应看短视频营销:电影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引用
腾讯
11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27A09YTF00
2.
https://www.sohu.com/a/814723547_121955005
3.
https://36kr.com/p/2676626775422464
4.
https://36kr.com/p/3124051046012935
5.
https://www.huxiu.com/article/2757609.html
6.
http://www.219dm.com/index.php?app=article&ac=show&id=16400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15/17/71063249_1131450456.shtml
8.
https://www.itopmarketing.com/info19249
9.
http://www.zgjx.cn/2024-07/04/c_1310780486.htm
10.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3001
11.
https://m.chyxx.com/news/1208371.html

2024年暑期档,中国电影市场交出了一份令人深思的成绩单:总票房116.43亿元,同比下滑43.53%;观影人次锐减43.55%,而放映场次却逆势增长9.29%。这一冷热不均的市场表现,折射出电影行业正面临的深刻变革。

在这场变革中,短视频营销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推手。从2017年《前任3》凭借"于文文吃芒果"片段走红开始,短视频营销就以其强大的传播力和感染力,成为电影宣发的标配。然而,当这一模式被广泛应用后,却暴露出诸多问题,甚至开始反噬电影本身。

01

塔西佗效应:观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在新闻学和社会学理论中,"塔西佗效应"指的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当一个群体对某类信息产生信任危机时,无论信息本身是否真实,该群体都会本能地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效应在2024年暑期档的电影营销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以某部热门电影为例,其在短视频平台上的营销策略堪称"教科书级":每天一条更新,导演、主演轮番上阵,再加上各路网红达人助力推广。然而,这些看似精心设计的营销活动,却未能转化为实际票房。相反,许多观众在看过短视频后,反而对电影产生了抵触情绪。

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的留言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每次看到这些电影营销号,我就想,这电影肯定不好看。"这种"情绪锁扣"现象,正是塔西佗效应的典型表现。当观众面对大量同质化、套路化的营销内容时,会本能地开启"自我保护"模式,对所有相关信息产生怀疑和抵触。

02

短视频营销的双刃剑效应

短视频营销之所以能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观众情绪的精准把握。通过高浓度的情绪片段,如卖惨、煽情、冲突等,营销团队能够快速引发观众共鸣,推动话题传播。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一方面,过度依赖情绪营销容易导致内容同质化。当每部电影都在用相似的套路吸引眼球时,观众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另一方面,短视频的碎片化特性也带来了"预告即全片"的问题。许多营销团队为了追求短期效果,不惜过度剧透,将最精彩的片段提前曝光,反而影响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更值得深思的是,短视频营销正在悄然影响电影创作本身。一些电影开始刻意迎合短视频的传播逻辑,过分追求"爆点"和"金句",而忽视了故事的完整性和深度。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最终只会让电影沦为营销的附庸。

03

寻找平衡:创意与质量的双重考量

面对短视频营销带来的挑战,电影行业正在积极寻求突破。一些成功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以2024年票房黑马《鸳鸯楼·惊魂》为例,其营销团队精准定位年轻女性观众群体,通过"中式恐怖"氛围的营造和玩梗互动,成功激发了目标受众的兴趣。而《哈尔的移动城堡》则通过借势营销和明星效应,实现了跨圈层传播。

这些案例表明,未来的电影营销需要在创意和质量之间找到平衡点。一方面,营销团队需要不断创新策略,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电影内容本身的深度挖掘,避免过度营销损害作品本身。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前置化营销:提前布局,为电影量身打造符合其调性的营销策略
  2. 精准定位:深入了解目标受众需求,避免"一刀切"式营销
  3. 内容为王:注重对电影核心价值的传递,避免过度依赖情绪营销
  4. 创新玩法:尝试更多元化的营销方式,如UGC内容创作、跨界合作等
04

未来展望:从"营销驱动"到"内容为王"

2024年暑期档的市场表现,让我们看到了短视频营销的局限性,也让我们更加明白:电影终究是内容为王的艺术形式。过度依赖营销,只能获得短暂的热度,而无法赢得观众的长期认可。

未来的电影营销,应该从"营销驱动"转向"内容为王"。营销团队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通过创新手段,帮助优质内容更好地触达目标受众,而不是单纯追求流量和热度。

正如一位资深发行人士所说:"观众期待的,是走心的故事、真实的表演、丰满的角色,以及情绪认同的观影体验。"只有真正理解并尊重观众的需求,电影行业才能在短视频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快速迭代的时代,电影营销需要不断进化。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兼具创意与品质的营销案例,让好电影找到它的观众,也让观众发现更多好电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