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教你识别宝宝哭声,判断是否生病而非仅饥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教你识别宝宝哭声,判断是否生病而非仅饥饿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51324.com/a/25476.html

哭声是宝宝表达不适的主要方式,妈妈们通过不同哭声可以判断宝宝的具体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哭声背后的含义:

  1. 双腿屈曲剧烈哭闹:这通常表示宝宝感到肚子疼痛,阵发性的剧烈哭闹伴随烦躁不安和双腿屈曲,可能是胆道蛔虫、肠套叠或肠道蛔虫症。

  2. 突然尖叫啼哭:这种尖锐的哭声可能是头痛的迹象,需要引起注意。

  3. 哼哼呻吟:这代表宝宝身体状况严重,但哭声不强烈,是疾病加重的信号。

  4. 短促连续的急哭:这是缺氧的预警,提示父母要确保宝宝呼吸顺畅。

  5. 小鸭子哭声:类似小鸭叫声的啼哭可能暗示咽后壁脓肿,需及时就医。

  6. 抓耳挠腮哭闹不安:表明宝宝耳朵不适,可能是急性中耳炎。

  7. 边哭边流口水:这可能是口腔内部有溃疡或感染。

  8. 闹哭时某一肢体不动:这可能提示关节、骨骼或肌肉有问题,如关节脱位或感染。

  9. 便便时啼哭:这通常是肛门或尿道问题的反映,如肛周脓肿、肛裂、痔疮或尿道炎症。

  10. 长期半夜惊醒哭闹:可能是维生素A摄入过多导致的中毒症状。

通过识别这些不同的哭声,妈妈们能更好地理解宝宝的需求,从而给予恰当的照顾和治疗。

宝宝的哭声,妈妈的“秘密武器”

1. 双腿屈曲剧烈哭闹:肚子疼

宝宝突然一阵阵剧烈哭闹,双腿屈曲,持续时间长短不一,间歇时嬉笑如常,但精神不振,这可能是胆道蛔虫肠套叠的信号。如果孩子哭闹时满床打滚,额部出汗,面色发白,哭声凄凉,拒绝任何人触摸腹部,这更需要警惕。如果哭闹不剧烈,忽缓忽急,时发时止,无节奏感,又喜欢让别人揉肚子,则可能是肠道蛔虫症消化不良

2. 突然尖叫啼哭:头痛

宝宝突然发出尖锐、单调的哭声,来得快去得也快,这可能是头痛的表现,是一种危险信号。

3. 哼哼呻吟:没力气哭出来

宝宝发出微弱的“哼哼”声,似哭又似呻吟,没有情绪和要求,这是疾病加重的信号,请尽快就医。

4. 短促连续的急哭:喘不过气

宝宝发出低、短、急的哭声,连续不断,好像透不过气来,同时伴有痛苦挣扎的表情,这是缺氧的信号。应解开宝宝的衣领、裤带,垫高肩部,使头略向后仰,颈部伸直,切莫紧紧抱着孩子。

5. 小鸭子哭声:嗓子难受

宝宝发出像小鸭子一样的哭声,同时出现颈部强直,可能是咽后壁脓肿,需及时就医。如果只是声音嘶哑,可能是普通咽喉炎

6. 抓耳挠腮哭闹不安:耳朵痛

宝宝哭闹不安,夜间尤甚,同时伴抓耳挠腮,或头部来回摇摆,不敢大声哭,多是急性中耳炎。也可能是外耳道疖肿外耳道异物,若有脓性分泌物自耳中流出则更易判断。

7. 边哭边流口水:嘴巴不舒服

宝宝突然出现流口水,下颌总是湿漉漉的,喂食时哭闹,可能是口腔溃疡、疱疹、糜烂、齿龈肿胀等。

8. 闹哭时某一肢体不动:动不了的地方疼

宝宝哭闹时,某一肢体不动,或父母触动某一肢体时引起孩子哭闹,则可能有关节、骨骼或肌肉病变,如关节脱位、骨髓炎、关节炎、软组织感染等。

9. 便便时啼哭:屁屁疼

宝宝排便时啼哭,多由于肛门疾病引起的,如肛周脓肿、肛裂、痔疮等。排尿时啼哭多由于尿道口炎症所致,男婴还可由于包皮过长所致。

10. 长期半夜惊醒哭闹:可能补钙太多了

宝宝出现夜惊,被诊断为缺钙,开始补充鱼肝油,但摄入过多的维生素A可引起中毒,表现哭闹不安、多汗,类似于缺钙。

宝宝的哭声蕴含着诸多信息,妈妈们可依此判断原因。不同哭声对应不同状况,如腹痛、头痛、缺氧等。及时察觉,尽快就医,别忽视宝宝的细微表现,让宝宝健康成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