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如何守护我们的钱包?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29:3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如何守护我们的钱包?

2024年12月16日,一名在读大学生被骗走了10000元。这笔钱,是她通过助学贷款获得的生活费。诈骗分子先是骗取了她300元,随后又以"追回资金"为由,诱使她转出了9999元。当她意识到被骗时,一切都已经太迟了。这是近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电信网络诈骗,这个看似遥远的词汇,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也在不断翻新,其隐蔽性和迷惑性不断增强,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财产安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风险提示显示,当前电信网络诈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共享屏幕"类诈骗。不法分子以"提升信用卡额度"、"取消名下不实贷款"等为借口,诱导受害者下载指定软件并开启"共享屏幕"功能,从而实时监控受害者的操作,盗取银行账户和密码等重要信息。

二是"AI换脸拟声"类诈骗。利用AI技术合成虚假音频、视频或图像,模拟他人声音或形象骗取信任,进而实施诈骗。这种手法极具迷惑性,连亲朋好友也可能难以辨别真伪。

三是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不法分子假借各种投资概念,通过伪造的投资平台,以小额返利为诱饵,诱骗受害者不断加大投资,最终卷款潜逃。

四是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不法分子在游戏或社交平台发布虚假交易信息,诱导玩家进行线下交易,一旦支付成功便消失无踪。

这些诈骗手法不仅技术含量高,而且针对性强,往往让人防不胜防。近期,公安部公布的一起针对企业财会人员的诈骗案例更是令人震惊。不法分子通过投放木马病毒入侵公司电脑,长期潜伏,逐步摸清企业财务流程和人员习惯,最终冒充企业老板或客户实施诈骗,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面对如此猖獗的电信网络诈骗,我们该如何守护自己的"钱袋子"?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该法明确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客户尽职调查制度,加强对异常账户和可疑交易的监测,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同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账户等,违反者将面临严厉处罚。

除了依靠法律,我们更需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首先,要树立科学理性的投资理财观念,对"保本高息"、"稳赚不赔"等说辞保持高度警惕。其次,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轻易下载陌生软件,拒绝陌生人的"共享屏幕"要求。再次,涉及转账汇款时要格外谨慎,务必核实对方身份,不轻信陌生人的转账要求。最后,如遇诈骗,应立即报警,并保存好相关证据,通过正规渠道维护自身权益。

电信网络诈骗是可防可控的,关键在于我们每个人都要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让我们共同努力,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让诈骗分子无从下手,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钱袋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