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新突破:提升硬件性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新突破:提升硬件性能

引用
CSDN
12
来源
1.
https://blog.csdn.net/qq_63366830/article/details/136556547
2.
https://blog.csdn.net/zhuzongpeng/article/details/137978932
3.
https://aws.amazon.com/cn/blogs/china/freewheel-cloud-environment-governance-practice-computing-instance-selection/
4.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6266464/article/details/136746915
5.
https://blog.csdn.net/HUAI_BI_TONG/article/details/120043104
6.
https://blog.csdn.net/gitblog_00012/article/details/138241977
7.
https://blog.csdn.net/zhuzongpeng/article/details/141882723
8.
https://cloud.baidu.com/article/3297049
9.
https://www.showapi.com/news/article/676ca7b74ddd79f11a4e3b1c
10.
https://my.oschina.net/emacs_8845331/blog/17406725
11.
https://help.aliyun.com/zh/arms/application-monitoring/developer-reference/memory-metrics
12.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414458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操作系统内存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传统的内存分段到现代的近内存计算,内存管理技术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些技术突破及其在提升硬件性能中的重要作用。

01

传统内存管理机制

在探讨最新技术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操作系统中传统的内存管理机制。虚拟内存是现代操作系统的核心特性之一,它允许程序使用比实际物理内存更大的地址空间。虚拟内存通过内存分段和分页技术实现。

内存分段

内存分段将虚拟地址空间划分为多个段,每个段包含一个基地址和界限。虚拟地址由段选择子和段内偏移量组成,通过段表进行映射。然而,分段机制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1. 外部内存碎片:由于段的大小不固定,容易产生不连续的小内存块,导致无法有效利用。
  2. 内存交换效率低:在多进程系统中,频繁的内存交换会带来性能瓶颈。

内存分页

为了解决分段的缺陷,内存分页技术应运而生。分页将虚拟和物理内存空间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通过页表进行映射。分页机制具有以下优势:

  • 消除外部碎片:页与页之间紧密排列,不会产生不连续的小内存块。
  • 提高内存交换效率:只需要交换少数几个页面,而不是整个程序。

然而,分页也会产生内部碎片,因为分配的最小单位是一整页。

02

最新内存管理技术突破

面对云计算和大数据带来的挑战,传统的内存管理机制已显不足。近年来,研究人员和企业纷纷推出创新技术,以突破性能瓶颈。

持久内存技术

在人工智能领域,智能体的内存管理对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应用至关重要。持久内存技术的出现为LLM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与传统的易失性内存不同,持久内存能够在断电后仍然保存数据,从而解决了传统内存技术在数据持久化方面的局限性。

目前,持久内存技术主要分为两类:

  • 基于硬件的持久内存:如英特尔的Optane DC Persistent Memory和三星的Z-NAND等,具有高带宽、低延迟的特点。
  • 基于软件的持久内存:如Linux的DAX(Direct Access)技术和微软的Storage Spaces Direct等,通过对文件系统的优化,实现了数据的快速访问和持久化存储。

持久内存技术的应用不仅限于智能体,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大数据处理、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通过结合硬件和软件的优势,持久内存技术为智能体提供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内存管理方案,进一步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近内存计算(PIM)

传统的冯·诺依曼架构中,数据存储与处理单元的分离导致了数据传输瓶颈,特别是在处理内存密集型任务时。CPU或GPU需要频繁地从内存中读取数据进行运算,然后再将结果写回内存,这一过程涉及大量的数据传输和较高的延迟,成为制约系统性能提升的关键瓶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内存计算(PIM)技术应运而生。PIM的核心思想是“数据在哪里,计算就在哪里”。通过在内存芯片内部或紧邻内存的位置添加计算单元,可以大幅度减少甚至消除频繁的数据搬运过程。

超大规模人工智能(AI)系统,以ChatGPT等为代表,凭借其仿人问答、对话、甚至创作音乐和编写计算机程序等能力,震撼全球。然而,在这神奇表象的背后,实则需要庞大的内存密集型数据计算支撑。针对AI系统对传统内存解决方案提出的指数级增长需求,三星已在其高带宽内存(HBM)中集成了一款专为AI设计的产品HBM-PIM(High Bandwidth Memory with Processing-in-Memory)。

这项PIM(Processing-in-Memory)技术将计算功能直接集成到高带宽内存(HBM)芯片内部,实现了数据处理与存储的深度融合,减少数据迁移,通过将部分数据计算工作从处理器转移到内存本身,从而大幅提升AI加速器系统的能效比。

在HBM堆栈的每个内存裸片(die)上集成可编程计算单元(PCU),这些计算单元能够直接在存储数据的位置执行特定类型的计算任务,如矩阵乘法、卷积等,这些都是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中常见的操作。

GPU+HBM组合中,计算主要发生在GPU的处理核心(如CUDA核心或Tensor Core),数据需要从HBM内存传输到GPU核心进行运算;而在HBM-PIM架构中,部分计算任务直接在内存芯片内部的PCU上完成,无需大量数据迁移。类似于CPU中的多核架构,PCU支持内存中的并行处理,使得多个计算任务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在不同的内存位置同时执行,充分利用内存的并行访问能力,显著提升数据处理速度。三星官网有一个比较形象的视频,供大家参考:

由于计算发生在数据存储的地方,避免了传统架构中数据从内存到处理器之间的大规模数据迁移,减少了I/O带宽消耗和延迟。这种数据本地化(Data Locality)策略极大地提高了能效比,降低了整体系统的功耗。

HBM-PIM并非完全替代传统的CPU或GPU,而是与之协同工作。CPU/GPU负责发送指令和控制流,而大部分数据密集型计算任务由内存内的PCU处理。完成后,结果数据可以直接在内存内部进行整合或返回给主处理器进行进一步处理。

03

大数据环境下的内存优化

在大数据处理场景中,内存管理的优化同样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优化策略:

数据库性能优化

  • 数据归档与清理:将历史数据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存储介质,释放主数据库空间。
  • 表分区与索引优化:通过水平或垂直分区技术,以及合理创建索引,提升查询效率。
  • SQL查询优化:精简SQL语句,避免全表扫描,使用预编译语句等。

引入缓存机制

利用Redis、Memcached等缓存系统,对热点数据进行缓存,降低数据库读取压力。

分布式架构

  • 读写分离:通过主从复制实现读写分离,减轻主库压力。
  • 数据分片:将数据分布到多个物理节点,实现水平扩展。
04

结论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机制正面临新的挑战。最新的研究显示,通过改进内存分配算法、优化虚拟内存技术和采用更高效的缓存策略,可以显著提升计算机硬件的整体性能。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系统的响应时间,还满足了日益增长的计算需求,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