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必看:《哪吒2》与《封神》的历史人物塑造
春节档必看:《哪吒2》与《封神》的历史人物塑造
2025年春节档,两部备受期待的国产大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和《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简称《封神2》)正在影院热映。这两部以中国神话为背景的电影,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亮眼成绩,更在人物塑造和艺术表现上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
制作团队:匠心精神铸就视听盛宴
《哪吒2》由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制作,导演饺子带领团队历时五年精心打造。相比前作,制作团队规模扩大至4000人,是第一部的两倍多。导演饺子对艺术品质的追求近乎苛刻,要求每一帧都突破极限。例如,在陈塘关大战中,上万根锁链的动画设计曾让团队感到“绝望”,但导演坚持“实景化”呈现锁链束缚的隐喻,最终团队攻克技术难题,将锁链的飘动、重力与战斗美感完美融合。
《封神2》则是一部实拍电影,由乌尔善执导,汇聚了黄渤、于适、费翔等实力派演员。制作团队规模更为庞大,超过11000人参与创作。影片视效镜头多达1927个,占总镜头的86%,是华语电影中唯一达到真4K标准的真人实拍视效影片。为了确保高质量的制作标准,团队建立了严格的工业化拍摄流程,从概念设计到动态测试,再到预览动画,每个环节都追求精益求精。
人物塑造:传统神话的现代诠释
《哪吒2》在人物塑造上延续了前作的创新精神。新加入的东海龙王敖光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敖光的形象设计融合了冰和水的属性,银白色长发、英俊面容与威严眼神相得益彰。作为四海龙王之首,敖光的造型参考了中国古代盔甲样式,既体现了王者霸气,又流露出历经沧桑的故事感。敖光这一角色并非简单的反派,而是展现出亦正亦邪的复杂性,既有破坏陈塘关的一面,又是一位被困海底多年的慈父。
《封神2》则通过姬发、姜子牙等角色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人性的力量。姬发在养父殷寿和生父姬昌之间挣扎,最终领悟到“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的真谛,走上成为天下共主的道路。姜子牙则展现了智慧与担当,其仙风道骨又不失幽默的形象深入人心。邓婵玉的角色发展尤为引人注目,从“为死人而战”到“为活人而战”的转变,体现了角色的成长与觉醒。
文化内涵: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哪吒2》在文化表达上独具匠心,将四川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动画之中。导演饺子将三星堆青铜面具的元素融入结界兽的设计,让太乙真人说一口“川普”,甚至在龙宫建筑中加入川西民居的飞檐元素。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导演的乡愁,更展现了四川对动画产业的扶持成果。可可豆动画所在的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聚集了全国顶尖的动画人才,为影片的制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封神2》则通过精良的制作团队和严谨的工业化流程,打造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神话世界。影片的场景设计、服装道具都充满了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无论是朝歌的祭天台,还是西岐的战场,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打磨,力求真实还原古代神话世界的风貌。影片通过视觉效果与演员表演的完美结合,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奇幻与热血的神话世界。
两部电影虽然类型不同,但都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哪吒2》通过动画形式展现了四川文化的独特魅力,而《封神2》则通过实拍手法还原了商周时期的神话世界。它们都体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高水平制作能力,同时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诠释。无论是追求视觉震撼的观众,还是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观众,都能在这两部电影中找到共鸣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