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病毒所研发新型流感疫苗:24小时激活免疫,提供双重保护
武汉病毒所研发新型流感疫苗:24小时激活免疫,提供双重保护
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宣布了一项重大科研突破:他们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广谱抗流感病毒黏膜活菌疫苗,代号为EcN-5M2e。这种疫苗最大的亮点是能够在接种后24小时内激活宿主免疫系统,提供即时保护,同时还能诱导长期免疫保护。这一突破性进展为应对流感病毒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创新技术原理
该疫苗以人体益生菌Escherichia coli Nissle 1917(EcN)作为载体。研究发现,EcN通过滴鼻免疫方式接种后,能够迅速激活肺部的先天免疫应答,包括干扰素、白介素和趋化因子等免疫因子的产生。实验数据显示,接种后仅需1天就能对致死剂量的流感病毒产生完全保护效果。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进一步在EcN中表达了来自不同流感病毒亚型的保守抗原M2e,构建了EcN-5M2e活菌疫苗。这种设计使得疫苗能够针对多种流感病毒株产生免疫保护,具有广谱抗病毒特性。
突出优势
与传统流感疫苗相比,EcN-5M2e疫苗具有显著优势:
快速保护:传统疫苗通常需要2-4周才能产生保护性抗体,而这种新型疫苗能在24小时内提供保护,这对于应对突发流感疫情尤为重要。
双重保护机制:既能通过激活天然免疫提供即时保护,又能诱导特异性免疫产生长期保护。在实验中,接种180天后仍能检测到高水平的保护性抗体。
接种方式便捷:采用鼻喷方式接种,无需注射,提高了接种的便利性和接受度。
安全性高:研究通过血常规、细菌计数、病理检测等手段证实,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应用前景
目前,该疫苗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但其展现出的潜力令人期待。作为一种新型黏膜疫苗递送系统,它不仅有望用于流感病毒的预防,还可能被开发用于抵抗其他呼吸道病毒,如新冠病毒等。
专家指出,这种疫苗的快速生产和运输特性,加上其储存方便、可自我接种的优点,使其在应对未来可能的大流行病时具有重要战略价值。
公共卫生意义
流感病毒每年在全球造成300万至500万重症病例,以及29万至65万人死亡。现有季节性流感疫苗仅能提供针对特定毒株的有限保护,而这种新型疫苗的出现,为开发通用流感疫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武汉病毒所的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上,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青年交叉团队项目和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支持。这一科研突破不仅展现了中国在疫苗研发领域的创新能力,更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贡献了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