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庄收费站:智慧化改造让“中国第一大站”更畅通
吴庄收费站:智慧化改造让“中国第一大站”更畅通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收费站之一,吴庄收费站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是沪陕高速东南向的重要出入口,被誉为“中国第一大收费站”。其双向36个车道(12进24出)的设计,足以见其在全国交通网络中的重要地位。然而,随着车流量的持续增长,这个“巨无霸”收费站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智慧化改造:让“巨无霸”更灵活
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车流量,吴庄收费站进行了全方位的智慧化改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潮汐车道的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实时监测车流方向和密度,收费站能够灵活调整车道功能,将部分出口车道临时改为入口车道,或者反之,以适应不同时段的交通需求。这种“一键热切”的方式,不仅提高了车道利用率,也有效缓解了高峰期的拥堵状况。
在ETC通道的优化方面,吴庄收费站同样不遗余力。通过升级ETC系统,客车平均通行时间降幅达54.8%,真正实现了40码车速不减速通行。此外,收费站还增设了入口和出口通行终端,确保出入口单边小时通行能力达到6000辆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吴庄收费站还引入了应急车道动态引导系统。在车流量激增至设计容量两倍的极端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应急车道可变信息显示屏,依据交警指令远程动态开闭应急车道,为救援车辆开辟绿色通道,同时提高整体通行效率。
这些智慧化改造的背后,是“皖美高速大脑”平台的强力支撑。通过整合高德地图、视频监控等多源数据,平台能够实时监测路网运行状态,预测交通流量变化,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一旦发现潜在拥堵点,系统会立即启动预警机制,调度最近的救援力量前往处置,真正做到“线上实时监测,线下及时调度”。
春运大考:78万辆次的挑战
2025年春节假期,吴庄收费站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8天内出入口总流量达78万辆次,单日最高流量突破12.6万辆次,均创下历史新高。面对如此庞大的车流量,智慧化改造的成效得到了充分验证。
为了应对春运高峰,收费站采取了一系列精细化管理措施。例如,在返乡和返程两个高峰期,通过设置潮汐道口,将部分入口车道临时改为出口车道,有效缓解了出口方向的拥堵。同时,增加了44个收费终端,确保每个方向都有足够的收费能力。此外,还通过移动发卡、复式收费等方式,进一步提高通行效率。
在应急处置方面,收费站与高速交警、路政等部门建立了紧密的联动机制。一旦发现事故或故障车辆,能够迅速调度最近的救援力量前往处置,将对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通过可变信息板、交通广播等渠道,及时发布路况信息,引导司机合理选择行驶路线。
ETC快速通关攻略
对于广大车主来说,如何在吴庄收费站快速通关?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帮到你:
保持ETC设备正常工作:确保ETC卡插入设备中,设备电量充足。如果发现设备异常,应提前到最近的ETC服务网点进行检测。
进出方式需一致:使用ETC通道进入高速时,必须使用ETC通道离开,否则可能因无入口信息无法抬杆。同样,如果从人工通道进入,也必须从人工通道离开。
保持20-80%电量区间循环:对于新能源汽车,建议保持20-80%的电量区间循环,避免在低温环境下充满电,这样可以减少续航损耗。
特殊情况处理:如果在免费时段上高速,但在收费时段下高速,需要支付全程费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在免费时段结束前就近下高速,然后再重新上高速,这样只需支付剩余路段的费用。
注意车速和车距:在ETC通道行驶时,应保持40码左右的车速,并与前车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以免发生追尾事故。
随着智慧化改造的深入推进,吴庄收费站正在从“最大”向“最强”转型。对于广大车主来说,了解和熟悉ETC使用规则,不仅能让自己享受更快捷的通行体验,也能为整个路网的顺畅运行贡献一份力量。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吴庄收费站将变得更加智能、高效,为公众出行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