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D-二聚体检测:新冠患者分诊的新利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D-二聚体检测:新冠患者分诊的新利器

引用
腾讯
8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05A00SYZ00
2.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1004963/
3.
https://www.cdc.gov.tw/File/Get/s4WoxgkALsvVxp6xuBamJA
4.
https://www.wjgnet.com/1009-3079/full/v32/i7/501.htm
5.
https://www.zryhyy.com.cn/gjhxzx/c104809/202404/458229a5f406469e84dc4745a49bb2a4.shtml
6.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1135069/
7.
https://rs.yiigle.com/cmaid/1527239
8.
http://www.cem.org.cn/rhtml/20240331/index.htm

近期,武汉江汉大学附属医院的一项重要研究揭示,D-二聚体检测在新冠患者分诊中具有重要价值。研究发现,通过监测患者住院初期的D-二聚体水平,可以有效预测其28天生存率,从而帮助临床医生做出更精准的治疗决策。

01

D-二聚体:新冠预后的关键指标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形成交联纤维蛋白后,经纤溶系统降解产生的特异性片段。其水平升高通常反映体内高凝状态或继发性纤溶亢进,是临床常用的检验指标。

在新冠患者中,D-二聚体水平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研究显示,D-二聚体水平是新冠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具体而言,D-二聚体水平超过1μg/mL的患者,其死亡风险显著增加。

02

研究发现:D-二聚体预测价值显著

武汉江汉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团队对新冠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研究发现,通过监测患者住院第1天和第3天的D-二聚体水平,可以有效预测其28天生存率。具体而言:

  • D-二聚体水平在入院初期即显著升高的患者,其生存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 D-二聚体水平持续升高的患者,病情恶化风险更高
  • D-二聚体水平下降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这一发现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及时监测D-二聚体水平,医生可以更早识别出高风险患者,从而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措施。

03

临床应用:助力精准分诊

基于上述研究发现,D-二聚体检测已成为新冠患者分诊的重要工具。具体应用包括:

  1. 早期风险评估:通过监测入院初期的D-二聚体水平,可以快速识别出高风险患者,有助于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2. 动态监测病情:定期监测D-二聚体水平变化,可以评估病情发展趋势。如果D-二聚体水平持续升高,提示病情可能恶化,需要加强监护和治疗。

  3. 指导治疗决策:D-二聚体水平可以作为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例如,对于D-二聚体水平极高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使用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

04

实践意义:提高救治效率

在应对新冠疫情期间,医疗资源往往面临巨大压力。D-二聚体检测的应用,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救治效率:

  • 通过精准识别高风险患者,可以优先安排重症监护资源
  • 对于低风险患者,可以采取相对保守的治疗策略
  • 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的血栓性疾病,减少并发症

值得注意的是,D-二聚体检测并非孤立使用,而是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其他实验室指标综合分析。此外,不同实验室的参考范围可能有所不同,因此解读结果时需结合具体情况。

总之,D-二聚体检测在新冠患者分诊中的应用,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辅助工具。通过及时监测D-二聚体水平,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预后,优化治疗决策,从而提高救治效率和患者生存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