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古韵今风,你了解多少?
徐州:古韵今风,你了解多少?
“徐”这个字,既可以形容缓慢的行走,也可以指代一座承载千年文化的城市。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名为“徐州”的城市,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六千年文明积淀,铸就历史文化名城
徐州,这座被誉为“五省通衢”的古城,拥有6000年文明史和2600多年建城史。自古以来,徐州就是交通要冲,水路的便利条件让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从1194年到1855年,黄河在徐州流淌了661年,多次泛滥导致徐州城下有城,形成了独特的地下城景观。
在徐州的历史长河中,苏轼无疑是最耀眼的文化符号。他任徐州知州期间,不仅留下了苏堤、黄楼等建筑,还创作了大量诗词,开发了东坡肉、东坡饼等美食。黄楼,作为徐州历史上五大名楼之一,见证了苏轼带领徐州人民抗洪的壮举。楼内藏有不少碑刻,其中最著名的是苏辙撰写的《黄楼赋》碑。
徐州的非遗文化同样璀璨夺目。香包、柳琴、剪纸等九项国家级非遗品牌,以及43项省级非遗和196项市级非遗,共同构成了徐州独特的文化传承。行走在故黄河畔,彭城七里的街巷,非遗美食和手工艺品随处可见,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
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万亿之城
近年来,徐州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023年,徐州实现GDP8900.44亿元,同比增长7.1%。2024年,徐州计划实现GDP增长6%以上,目标在2025年突破万亿元大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徐州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2024年,徐州市共编排242个重大产业项目,年度预期投资达1100.2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47个,续建项目74个。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多次率队赴北京开展招商活动,推动央企和行业头部企业投资徐州。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徐州也走在了前列。2023年,徐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达1200亿元,同比增长45.7%。上云上平台企业突破1万家,数字技术不断催生新兴产业的新突破。
美食荟萃,尽显南北交融
徐州的美食文化融合了南北特色,形成了独特的风味体系。徐州的早餐文化尤为丰富,煎包、辣汤、油条等传统早点深受市民喜爱。其中,煎包必须是长形的,底部要有金黄色的脆底,如果看到圆形的煎包,那这家店肯定不正宗。
徐州的特色小吃更是数不胜数。八股油条、蜜三刀、羊角蜜等传统糕点,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赢得了“中华名小吃”的美誉。沛县狗肉、地锅鸡等地道名菜,展现了徐州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
值得一提的是,徐州的餐饮文化还融合了南北特色。比如徐州米线,不同于南方米线多以米粉制成,徐州米线除米粉还有淀粉成分,味道别具一格。这种融合南北的特点,也体现了徐州作为交通枢纽城市的包容性。
民俗文化,展现汉风古韵
徐州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尤其是春节期间的文旅活动,展现了这座城市的活力与魅力。2025年春节期间,徐州各大景区推出了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充分感受徐州的传统文化。
徐州博物馆举办的“传承与创新,遇见非遗”主题活动,通过非遗文化展示、地道徐州美食和汉服体验等环节,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徐州的传统文化。户部山年俗文化节则重现了1984年徐州春节场景,勾起人们的怀旧情怀。此外,徐州乐园、云龙山索道、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等地也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让游客在欢乐氛围中感受徐州的魅力。
徐州的汉文化氛围浓厚,汉画像石艺术馆、刘邦故里等景点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春节期间,鼓楼区推出的“大风歌起·归故乡”春节汉文化主题活动,通过趣味闯关、NPC演艺互动等形式,让游客在古今交融的情境中感受汉代文化的魅力。
徐州,这座承载千年文化的城市,正在以开放的姿态拥抱现代化。它既保留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展现了蓬勃的现代发展活力。无论是漫步在古意盎然的户部山,还是穿行在现代化的商业中心,你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徐州,正以其独特的方式,讲述着一个关于传承与创新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