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2024年中国生肖邮票发行量全解析:从“金猴”到“四轮龙”
1980-2024年中国生肖邮票发行量全解析:从“金猴”到“四轮龙”
从1980年的“金猴”到2024年的“四轮龙”,中国生肖邮票经历了四轮发行历程。每一轮的发行量变化不仅影响着邮票的价格走势,也折射出中国集邮市场的演变。本文将为您详细梳理四轮生肖邮票的发行量数据及其背后的故事。
第一轮(1980-1991)
第一轮生肖邮票平均发行量为7549.93万套。
1980年的猴票发行量为500万套,与当年其他邮票发行量相当。到了1981年鸡票发行量翻倍,但整体邮票发行量也在增长,因此鸡票的发行量并不显得异常。1982年至1984年,三种生肖邮票发行量均超过1000万套,其中1984年的鼠票更是达到2000万套以上。然而,这一时期的单枚邮票发行量也在同步增长,如1984年《中国保险》邮票的发行量达2353.26万套,超过了鼠票的发行量。
从1985年开始,生肖邮票发行量开始大幅增长,牛票的发行量较鼠票增长了4倍多,达到9000多万套。1986年至1991年,生肖邮票发行量稳定在1.1亿至1.3亿套之间。这种大规模的发行导致第一轮生肖邮票从1985年的牛票开始价格逐渐走低,而早期发行的五种生肖邮票由于发行量较少,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猴票已成为邮票收藏界的神话。
第二轮(1992-2003)
第二轮生肖邮票平均发行量为10392.21万套,较第一轮增长37.6%。
虽然第二轮的平均发行量看似大幅增加,但主要是1992年至1994年三年的生肖邮票发行量偏高所致。如果排除这三年的数据,其余9年的平均发行量仅为7025.85万套,反而低于第一轮的平均水平。正是由于初期的发行量盲目扩大,导致第二轮生肖邮票整体价格不高。但从2001年至2003年的最后三套生肖邮票由于发行量减少,目前价格相对较高,而早期的猴到狗由于发行量巨大,价格一直未能上涨。
第三轮(2004-2015)
第三轮生肖邮票平均发行量为6008万套,是四轮中发行量最为平均的一轮。
2004年至2010年,生肖邮票发行量稳定在5200万至5900万套之间,且并非每年递增。2010年至2015年,发行量开始逐年上升。尽管第三轮生肖邮票平均发行量最少,但价格却是四轮中最低的。这主要是因为第三轮开始发行版式一、版式二(小版)、版式三(赠送版)以及小本票等多个品种,资金分散导致单一品种难以炒作。其中,小版由于发行量更少且限量预定,成为主要的炒作对象。大版票初期价格较低,甚至不如小版票,但后期逐渐走高。
第四轮(2016-2024)
第四轮生肖邮票的发行量相对较少,且逐年递减幅度较大。但由于市场环境等因素,价格仍在面值附近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