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入选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生态保护再添新成就
庐山入选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生态保护再添新成就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江西九江庐山成功入选。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庐山以其独特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闻名。此次入选不仅体现了庐山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卓越成就,也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全国生态建设中的地位。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北临长江,东偎鄱阳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避暑胜地。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雾日约200天,最多可达223天,被誉为“云雾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庐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据统计,庐山有高等植物2800多种,野生动物200多种,其中包括珍稀濒危物种和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为保护这片珍贵的自然遗产,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九江市林业局及辖区周边庐山市、濂溪区、柴桑区有关市(区)公安、林业、市监等部门,开展庐山区域野生动物保护执法行动。此次行动重点打击非法经营和野生动物加工行为,检查农贸市场、餐饮饭店等场所50余处,签订承诺书的商户40家。通过持续的保护行动,庐山及周边区域已形成全民参与保护、不捕猎贩卖、不经营加工和不食用野生动物的良好社会氛围。
庐山不仅是野生动物的乐园,也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早在20世纪50年代,庐山就建立了云雾观测试验基地,开展人工增雨试验。2021年,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江西省气象局和华云公司在庐山建设国家级庐山云雾综合试验基地,该基地集云降水物理研究、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试验和技术研发为一体,是国内一流的云雾物理综合试验基地和开放式试验平台。
近年来,庐山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它是中国最早入选“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名山,获批“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入选全国首批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庐山云雾物理综合试验基地的科研成果,为防灾减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未来,庐山将继续加强自然保护工作,为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贡献力量。同时,通过科技创新和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让这座千年名山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