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源远流长的丽江银文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源远流长的丽江银文化

引用
什么值得买
1.
https://post.smzdm.com/p/aeqrzn3z/

在纳西族文化中,银器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好的寓意。从婴儿出生时的百家锁,到成年后的婚嫁用品,再到马帮路上的实用器皿,银器贯穿了纳西族人的一生,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与传承。

巍峨壮丽的玉龙雪山下,家家流水,户户垂杨,在这悠悠古城中,生活着木强敦厚的纳西族人。传统的民族文化成就了纳西族人灿烂文明的生活,而银器作为纳西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几乎贯穿了他们的一生。

明代时期,木氏土司就从中原内地聘请银匠到丽江传授制银技艺,银作坊在丽江渐渐兴起,纳西族人中出现了很多银器匠人,银器作坊在丽江古城形成了几处具有规模的集市,最为出名的是“激鲁瀑”,即今百岁坊。

经过代代相传,银器制作手工艺和银器成了纳西族生活中不可切割的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银对于纳西族,不仅仅是财富,更多的是能祛病消灾、辟邪祈福的护身符,是具有深刻美好寓意的寄托物。“生戴银 死带银”完美诠释了银器对于纳西族人的意义。

岁月沧桑,斗转星移,很多银器店及银匠已随着时代发展渐渐消逝,但纳西族的银器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从未断绝。

对于纳西族家庭来说,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带来的不只是喜悦,还有希望与寄托。在小孩出生后,父母便走街串巷,挨家挨户讨要碎银子,之后便找到银匠,精雕细錾,为孩子打制一把银锁。到了孩子满月这天,家里的长辈便把银锁送给孩子,这把银锁因取自“百家”而制成,汇聚了“百家祝福”,因此称为“百家锁”,会作为传家之物跟随孩子的一生,寄托的是对孩子的殷殷祝福,体现的是纳西人“一家爱集百家福”的厚重大爱情怀。

这把饱含美好寓意的百家锁并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沉淀,那些祝福跟随着生命的成长而变化。过了成年礼后,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纳西族崇尚自由恋爱,男女双方确定恋爱关系后,男方给女方的定情物往往是一个银项圈或者银手镯,女方戴上后,意为“名花有主”。传统纳西婚礼非常注重银器的使用,常见的嫁妆有银手镯、银餐具,有所谓“无银不成婚”的说法。一个银碗,一双银筷,饱含着长辈对于新婚夫妇的祝福,也承载了新婚夫妇对新生活的美好憧憬。

过了梅雨季节,到了秋高气爽的秋天,已婚的纳西族男人便会出门赶马帮,在滇藏茶马古道这条艰难却又充满希望的道路上,纳西男人留下了自己的历史回响。当时,丽江的繁荣源自马帮的来来往往,而在马帮的走走停停中,也体现了银器对于纳西族人的重要性。在马帮上路之前,家人就会为纳西族男人准备一个银碗随身携带,马帮路途遥远,沿途口粮都是就地取材,银碗既能判断食物是否有毒,又有对食材较好的起到保鲜作用,是马帮路上的必备品,这是马帮人的智慧,更是纳西人的智慧。

从出生到结婚生子,再走过茶马古道,纳西人在一片祥和宁静中安享晚年。在纳西族老人弥留之际,家人必定会准备一块碎银,用红布包裹,在咽气那一刹,放入逝者口中,寓意逝者能一路走好,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衣食无忧。这就是纳西人的“生戴银 死带银”。

银器随着纳西族人一生的变化而不断被溶解、锻造,历经百态。作为传家之物,它是每个家庭对于后代子孙的深情厚谊;作为爱情信物,它是爱情美满、婚姻幸福的寄托;作为生活器皿,它是安全感的保障;作为祈福之物,它是纳西人心里的“定心丸”。从出生到死亡,银器伴随了纳西人的一生,诠释了纳西人的一生,在千锤百炼中,谱写出一段又一段为爱祝福的人生旅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