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70周年:邱少云精神永流传
抗美援朝70周年:邱少云精神永流传
1952年10月,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战士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时,面对敌人燃烧弹引发的烈火,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直至壮烈牺牲。这位年仅26岁的战士,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邱少云出生于四川省铜梁县(今重庆市铜梁区)一个贫苦家庭,1949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随部队入朝作战。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连队奉命攻击敌军盘踞的391高地。为了缩短攻击距离,邱少云与500多名战友潜伏在距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不幸的是,敌人发射的燃烧弹点燃了邱少云身边的草丛。为了避免暴露目标,确保战友安全,邱少云凭借钢铁般的意志,任凭烈火烧焦全身也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传回国内后,在他的家乡铜梁引发强烈反响。1962年10月12日,邱少云牺牲10周年之际,邱少云烈士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由邱少云烈士事迹陈列馆和邱少云烈士纪念碑两部分组成,通过照片、文物、绘画、雕塑、影像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了邱少云的英雄事迹。馆内塔柏挺秀,香樟芳菲,古榕树撑开巨大的华盖点缀在绿草红花之间,成为缅怀先烈、致敬英雄的必去之地。
纪念馆自建成以来,接待参观者超过200万人次。每年都有大量群众自发前来参观、纪念,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特别是在邱少云牺牲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纪念馆更是人潮涌动。一位参观者在留言簿上写道:“邱少云烈士的英雄事迹让我深受震撼,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邱少云精神不仅体现在纪念馆的展板上,更融入了新时代青少年的血脉中。2024年11月28日,第十一批43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各地青少年纷纷关注这一重大事件。在沈阳市主要街道的室外大屏、楼体亮化设施及出租车、公交车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山川同念 英雄回家”“只要我们永远记着,英雄就永远活着”等字样。沈阳第二十七中学学生孙诗涵说:“自己在教科书上学习过这段历史,在语文课本上读到过英雄们炽烈的青春,而此时此刻亲眼见证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先烈们舍生忘死、冲锋陷阵、为国捐躯的壮烈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在邱少云的母校——重庆市铜梁中学联盟学校,全校学生观看了迎回仪式。学生唐筱雅表示:“出征少年身,归来英雄魂。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是永远的精神丰碑。我们将勤奋学习,全面发展,以实际行动告慰英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
在北京汇文中学,高一学生耿浩铭说:“70多年前,那些曾经与我们一样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祖国的未来奠定和平的基石。志愿军烈士的功绩彪炳千秋,我们将铭记那段壮烈的历史,牢记先烈们的牺牲与奉献,在新时代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奉献,用祖国的和平繁荣来告慰烈士的英魂。”
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邱少云精神依然熠熠生辉。它不仅是一种历史记忆,更是一种时代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正如一位参观者所说:“邱少云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它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