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海啸过程复盘
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海啸过程复盘
20年前的今天,一场9.2级的超强地震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部近海发生,随后引发的海啸席卷了整个印度洋沿岸地区,造成了近23万人死亡,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海啸灾难之一。其中,印尼的亚齐特别行政区遭受了最为严重的打击,本文将详细复盘这场灾难在印尼苏门答腊岛的侵袭过程。
亚齐特别行政区概况
亚齐特别行政区(以下简称亚奇特区),位于苏门答腊岛西北部,这里也是印尼的最西端。人口近538万(2018年),首府是班达亚齐,人口20万。2004年12月26日,这里遭受特大地震与海啸侵袭,当地在海啸过后搭建了博物馆纪念这场灾难。
图1:班达亚齐海啸博物馆
图2:亚奇特区位置示意图
亚奇西海岸的灭世海啸
地震后,人们首先目睹到海平面快速下降的过程,到8时12分(震后13分钟),一个位于亚奇西岸的Lhok Nga的人听到人们大喊:“海平面上升”,这意味着此时海平面已经从最低水平回升。他在邻居家发现一个闹钟被第一波海啸破坏,指针定格在了8时20分,这说明第一波海啸在地震后20分钟左右已经到达亚奇西岸。
图3:被海啸暂停的时钟,左图为亚奇西岸的时钟;右上图和右下图来自班达亚齐,震后40分钟海啸抵达
第二波(最大海啸波)在8时25分抵达,这一波海啸造成了严重破坏。平均高度达15~35米的海啸横扫亚奇西岸的平原地区,最大海啸出现在Leupung海滩,研究人员调查发现海啸翻越了拉不汗山与日田山之间的通道,直接爬过一个小山坡再从背侧山坡俯冲往下,溯上高达到了惊人的51米,这很可能是历史上非海底滑坡地震引起的最高海啸。猛烈地海啸波造成亚奇西海岸多个村庄惨遭“灭村”,这里也是印尼海啸死亡率最高的地区。海啸深入内陆的能力也很惊人,海啸往内陆深入6km以上,最终与侵袭班达亚齐平原的海啸波相遇。
图4:印尼海啸的一篇论文的作者的观点
图5:亚奇西海岸海啸示意图
图6:出现51米海啸的地点
图7:被夷为平地的亚奇西海岸
班达亚齐的悲歌
地震发生后40分钟,海啸抵达亚奇特区北部沿岸,班达亚齐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班达亚齐西部城区海水深入内陆3km后与亚奇特区西岸的海啸汇合,沿海地区水深10~15米,个别地区15~20米,即使在深入内陆1km之后水深依然有5~10米。这里有目击者声称第三波海啸是最大波。班达亚齐东部城区有部分沿海沙滩被15~20米海啸浸没,海啸深入内陆2km以上。班达亚齐大量建筑物在海啸中损毁,全市近9万人死亡。
图8:海啸侵袭班达亚齐西部的示意图
图9:海啸侵袭班达亚齐东部的示意图
图10:海啸过后的班达亚齐
未来与教训
在班达亚齐,有一位妇女在海啸侵袭班达亚齐之际爬上了一艘被冲入内陆的渔船,后来这艘渔船刚好卡在建筑物废墟之上,这位妇女于是得以幸存,这便是“奇迹船”的故事,这艘穿至今仍保留在班达亚齐市区,像世人诉说灾难的痕迹……
图11:班达亚齐的“奇迹船”
在2004年之前,很多科学家都没有想到苏门答腊海沟会发生如此之大的地震,原因有三:①2004年地震发生的俯冲板块更古老,密度更大。在这场地震之前,人们认为只有年轻而活跃的地壳俯冲才能产生大地震。②板块运动缓慢。以前人们认为收敛速度必须快。③在这场地震之前,人们认为大地震只发生在没有地震的地区弧后盆地。在这之后科学家开始重新审视世界上各大海沟型地震的风险。
这场海啸之所以造成如此惨烈的人员损失,最主要原因便是海啸警报的缺失,使得人们没有及时向高地撤离。灾难发生后人们意识到了印度洋的海啸风险,印度洋海啸预警中心随之成立。然而在这场事件之后,印尼又发生了3次地震海啸灾难:2006年爪哇岛西部近海地震(M7.7)引发平均5~7米,最高21米的海啸,700多人死亡失踪;2010年明打威地震(M7.8)引发5~9米海啸,最高海啸16米,700多人死亡失踪;2018年苏拉威西岛中部地震(M7.5)后,帕卢市多地遭受4~7米海啸侵袭,最高10.7米,5027人死亡失踪。这三场灾难都暴露出印尼海啸预警系统仍存在一些短板(比如2018年的那次过早解除海啸警报),还需要继续改进。
图12:2018年印尼苏拉威西地震海啸暴露出印尼的海啸警报短板
最后,笔者希望以后这种伤亡十分惨重的海啸灾难不再发生。
参考资料:
- Reconstruction of tsunami inland propagation on December 26,2004 in Banda Aceh,Indonesia,through filed investigation.
- wiki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