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和光伏:2024年新能源材料投资新宠
锂电和光伏:2024年新能源材料投资新宠
2024年,新能源材料市场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据统计,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达387.7GWh,同比增长31.6%。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26.2GWh,占总装车量32.6%,同比增长14.3%;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261.0GWh,占总装车量67.3%,同比增长42.1%。
在新能源电池材料方面,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出货量均呈现显著增长。2023年,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为247.6万吨,同比增长27.2%。其中,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163.8万吨,同比增长43.4%,在正极材料中的市场份额已达66.1%。负极材料方面,2023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171.1万吨,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约181.8万吨,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占比提升至94.1%。
行业龙头企业的表现尤为亮眼。以湖南裕能为例,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3.6亿元,共计生产磷酸铁锂50.44万吨,同比增长49.6%。在负极材料领域,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来等企业占据重要地位。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新能源材料行业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原材料供应紧张问题。预计到2030年,精炼锂(LCE)的供应缺口将达到200万吨,精炼原镍缺口将达到24万吨。为应对这一挑战,国内领先企业如紫金矿业、华友钴业、赣锋锂业等纷纷在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地区布局盐湖、粘土矿等锂资源。
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动力。在冶炼技术方面,企业正加速部署直接提锂法(DLE)及直接制锂(DLP)等新技术。同时,电池高镍化趋势对正极材料生产商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确保产线兼容多种物化指标产品,并优化烧结工序及包覆等改性工艺。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多家头部原材料企业设定了减碳目标,致力于减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低碳倡议的推进,预计这将推动上游电池材料供应商加速减排行动。
展望未来,新能源材料行业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各国碳中和目标的推进,锂电和光伏等新能源材料的投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同时,技术创新和产业链优化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