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元宵节舞龙灯:千年习俗的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元宵节舞龙灯:千年习俗的文化传承

引用
中国经济网
10
来源
1.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2501/29/t20250129_39280585.shtml
2.
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GrlpK2BOIc
3.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29/doc-inehqvpf6773867.shtml
4.
https://post.smzdm.com/p/ak3nq244/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91319
6.
http://www.news.cn/20250128/c15990d85ee345848f757c0847f87fb0/c.html
7.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7998991e4b079b6f8b5ec42.html
8.
http://www.njgc.gov.cn/gjmc/rwts/202412/t20241204_5025106.html
9.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213/fa7407d4ee3b48a2ad92dff89351e0a0/c.html
10.
https://news.shm.com.cn/2025-02/02/content_5426468.htm

元宵节前夕,全国各地的舞龙灯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在江西南昌青云谱区城南村,省级非遗传承人史克滨正带领工人们加班加点赶制龙灯。2024年,他的工厂已经生产了超过一万条传统龙灯,其中仅1月份的销量就占了全年的三分之一。

舞龙灯,这一源自汉代的古老民俗,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如今依然焕发出勃勃生机。它不仅是节日庆典中的重头戏,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期盼。

01

从祈雨仪式到文化符号

舞龙灯最早可追溯至上古时期的祈雨仪式。《史记》记载:“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古人认为干旱会导致王朝衰落,因此求雨成为一件非常重要、神圣的大事。商代就有了关于制作“土龙”求雨的明确记载。汉代出现了形式比较完整的舞龙形象,并有了非常明确的舞龙求雨记载。

到了宋代,舞龙灯已演变为集娱乐、喜庆、竞技、健身于一体的大型习俗性活动。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各以草把缚成戏龙之状,用青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自宋代开始,龙形减少了一些前期刚猛的色彩,更加华美多姿、蜿蜒威严,舞龙的形式基本定型。

02

传统技艺的现代创新

在江西南昌青云谱区城南村,有着700多年扎龙灯、舞龙灯历史。58岁的史克滨师从父辈扎制龙灯近40年,传统的城南龙灯制作有几十道工序,全部需要手工完成。制作一条大龙灯要一个月左右,其中龙头扎制最为关键,是功夫活也是苦力活。

面对传统龙灯的市场瓶颈,史克滨在保留龙头核心制作技艺的同时,开始根据现代人的需求进行改良。竹制龙身骨架远距离运输易损,他就用韧性好的塑料代替竹子;夜间舞龙用明火会有消防隐患,他就在龙身、龙头加上LED灯;组织舞龙难凑齐人、体力不好的人舞不动,他又研发了可单人独舞、老少皆宜的迷你龙灯——彩带龙。

03

舞龙灯的表演艺术

舞龙灯的表演技巧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舞者举着长龙上下腾飞,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各种姿势,伴着热烈欢快的锣鼓声,在鞭炮、烟花中盘旋而舞。

在清代,制作龙灯的技术日臻完善,舞龙也更加有气势。近代学者徐珂的《清稗类钞》记载:“清德宗光绪年间,乾清宫中,正月十五日,有灯为龙形,约长十五尺,支以十竿,太监十人执之,又一监在前,执一灯球,取龙戏珠之意。”另据史书记载,慈禧太后每年元宵节都要在颐和园举行舞龙灯会,参加舞龙的艺人多达三千人。

04

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如今,舞龙灯不仅是一种民俗活动,更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史克滨的城南龙灯已经销往美国、新加坡、德国等36个国家和地区。美国一所公立高中的中文教师关春梅表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立竿见影,以前中文班招生只能招到4个班,买完龙灯、在学校组织舞龙队后,6个班爆满,美国孩子因为龙灯,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创新与传承的双重驱动下,舞龙灯这一古老的民俗活动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成为了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桥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