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全球共庆中国年
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全球共庆中国年
2025年农历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作为中华文化中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在申遗成功后成为全球共享的文化遗产。
全球共庆:春节成为世界性文化盛事
从俄罗斯到巴基斯坦,从英国到巴西,世界各地都在用独特的方式庆祝中国春节。
在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大年初一凌晨上演了一场特别的新春庆典。横跨涅瓦河的冬宫桥在《春节序曲》的悠扬旋律中徐徐开启,桥身灯光闪耀着“中国红”,这是圣彼得堡首次为外国节日开桥。
英国的庆祝活动覆盖伦敦、北爱尔兰、剑桥等多个城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伦敦码头区博物馆推出一系列免费工坊,教授扇子舞、丝带舞等技艺;50辆伦敦巴士搭载“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等宣传画,将春节祝福洒满伦敦城。
在西班牙马德里,第七届大型春节晚会融合了中国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与西班牙特色的艺术形式。当地观众阿德丽娜表示:“尽管我听不懂中文歌词,但她们在表演时抒发的丰富情感让我十分感动,并且陶醉其中。”
新变化: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各地庆祝活动呈现出新亮点。
“文博游”迎来新春“开门红”。上海自然博物馆举办“神秘蛇境”特展,展出80件珍贵蛇类标本;上海博物馆推出“灵影仙踪:蛇年迎春展”;北京民俗博物馆则以蛇生肖为主题推出特色展览。据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四天,展览展馆类、历史遗迹类文旅场所的预订热度同比飙升200%。
非遗文化活动热度提升。北京庙会、潮汕英歌舞、广东醒狮等传统民俗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参与。在上海,“过大年”不仅是中国人的事,还吸引了全球目光。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过春节,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餐饮消费同样迎来高峰。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春节假期前4天,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4%。美团数据显示,“年夜饭预订”相关搜索量月环比提升256%,年夜饭线上预订量同比增长305%。
影响力:从“中国年”到“世界年”
随着春节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希望通过春节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国的节庆氛围。
近20个国家将农历新年定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2025年春节档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从大年初一开始,在美国、法国、英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全球同步上映,进一步提升了春节的文化传播效果。
AI庙会等创新形式展现了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在北京举办的“AI主题庙会”上,传统民俗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
从“中国年”到“世界年”,春节这一古老又长青的节日,已成为世界瞩目的非遗瑰宝和共庆共享的全球盛事。它不仅让各国民众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魅力,更在他们心间播撒情感共鸣的种子,拉紧文明互鉴的纽带,凝聚同心同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