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防疫小课堂:听吕盼主任讲传染病防控
秋冬防疫小课堂:听吕盼主任讲传染病防控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如何有效防控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近日,在医院组织的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会上,感染科副主任吕盼详细讲解了《2018肺结核诊断标准》及《艾滋病诊疗指南(第四版)》,并分享了实用的防控措施。让我们一起听听吕盼主任的专业建议,做好个人防护,健康过冬!
当前疫情形势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数据,当前全国范围内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情况已经下降。流感样病例占比有所下降,肺炎支原体等阳性率持续下降,新冠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疾病继续处于低流行水平。本次冬春呼吸道传染病都是由已知病原体引起,没有出现新发传染病。
专家观点
吕盼主任指出,虽然当前疫情形势总体向好,但秋冬季节仍然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她强调,公众仍需保持警惕,做好个人防护。特别是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更需要加强防护措施。
实用防护措施
为了帮助大家做好秋冬季节的传染病防控,吕盼主任提供了以下实用建议:
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建议及时、全程接种相关疫苗,抵御传染病的侵袭。
科学佩戴口罩:在公共交通工具、人群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场所,以及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时,建议佩戴口罩。建议三周岁以上的孩子和老人佩戴口罩。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建议佩戴N95或KN95等颗粒物防护口罩(无呼吸阀)或医用防护口罩,其他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做好手卫生:正确洗手、勤洗手可以阻断许多传染病的传播,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饭前便后以及咳嗽、打喷嚏后,要彻底清洁双手,且避免用脏手接触口、眼、鼻。
做好居家通风消毒:建议每日开窗通风不应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在外界温度适宜、空气质量较好的条件下,应持续开窗通风。
增强自身免疫力:坚持规律作息,科学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春季气温将逐渐上升,但仍要注意保暖;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合理膳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外出游玩做好安全防护,度过一个健康、欢乐、祥和的春节。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秋冬季节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科学防控,健康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