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赋能:自动驾驶的信息技术基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赋能:自动驾驶的信息技术基石

引用
动点科技
11
来源
1.
https://cn.technode.com/post/2024-07-17/ai-reconstruction-industry-autonomous-driving-technology/
2.
https://blog.csdn.net/qq_39764867/article/details/143994114
3.
https://www.stcn.com/article/detail/1443711.html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22A03OKZ00
5.
https://www.sohu.com/a/760456976_99919085
6.
https://www.yicai.com/news/102353132.html
7.
https://sensor.ofweek.com/2024-07/ART-81004-8420-30641119.html
8.
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645509
9.
https://i-newcar.com/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2226
10.
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608472
11.
https://m.ofweek.com/auto/2024-04/ART-70109-8500-30631859.html

近年来,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令人瞩目。从特斯拉的完全自动驾驶(FSD)系统到华为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各大科技巨头和汽车制造商都在积极布局这一前沿领域。在这场技术革命的背后,人工智能(AI)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感知、决策和规划能力。

01

AI赋能环境感知

在自动驾驶系统中,环境感知是实现安全驾驶的基础。AI通过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使车辆能够准确识别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对象和状况。

特斯拉的FSD系统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系统使用基于AI的计算机视觉,通过车载摄像头实时分析道路和周围环境。AI能够识别车辆、行人、交通标志、信号灯、车道线等,为车辆提供精确的环境感知。此外,FSD系统还具备自动泊车功能,AI通过传感器数据和图像处理技术,准确判断停车位的大小和位置,并安全地将车辆停入。

02

AI优化决策规划

在获取环境信息后,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做出相应的驾驶决策。这一步骤中,AI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复杂的算法和实时数据处理,AI能够根据实时交通情况、道路状况和突发事件,动态规划最优路径。

一种值得关注的技术是Diffusion-ES算法。这是一种基于扩散模型和采样优化的轨迹生成与优化方法。其工作流程包括:首先利用扩散模型生成初始轨迹分布,然后使用黑盒奖励函数对生成的轨迹评分,最后对高分轨迹进行噪声与去噪处理,从而优化轨迹,探索潜在的更优解。

03

高精度地图与AI的融合

高精度地图是自动驾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车辆提供了详细的环境信息。这些地图通常包含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精确信息,如道路几何形状、交通标志位置、静态物体位置等。通过预先获取的详细环境信息,自动驾驶车辆可以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实现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然而,高精度地图也面临一些挑战。数据采集和更新成本高、依赖性强、维护复杂、隐私和安全问题、地理覆盖范围有限、标准和协议缺乏统一等。为应对这些挑战,纯视觉方案正在兴起。这种方案依赖于摄像头和计算机视觉技术,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实现对环境的感知和理解。其核心技术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Transformer等。

04

未来展望与挑战

尽管AI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要实现完全无人驾驶,仍面临诸多挑战。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教授表示,未来3-5年,中国在自动驾驶领域与美国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实现全球领先的可能性很大。但要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可能还需要5-10年的时间。

百度旗下AI大模型文心一言预测,自动驾驶行业正步入快速发展期,技术创新是核心驱动力。随着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处理以及5G通信等领域的突破,自动驾驶系统将实现从辅助驾驶到完全无人驾驶的跨越。这将为交通出行带来革命性变化,不仅提升交通效率、减少拥堵,还将降低交通事故率,推动交通出行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然而,这一过程中也面临技术瓶颈、法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接受度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完善法规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提升公众对自动驾驶技术的信任度等措施,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健康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