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萝卜快跑事故引发的思考:自动驾驶时代,谁来担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萝卜快跑事故引发的思考:自动驾驶时代,谁来担责?

引用
腾讯
16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10A04NGZ00
2.
https://blog.csdn.net/zhang9880000/article/details/140364064
3.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0802/herald/93bc58c2eb97159ca04d6d8ff03a932a.html
4.
https://stcn.com/article/detail/1254813.html
5.
https://blog.csdn.net/kuailebuzhidao/article/details/140450211
6.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yjdt/2024-07-30/doc-incfwuee8134019.shtml
7.
https://www.allbrightlaw.com/CN/10475/f9c07713b8b5c69.aspx
8.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8/id/8059548.shtml
9.
https://www.cciapcb.com.cn/article/item-2416.html
10.
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2407/82565334.html
11.
https://i-newcar.com/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2087
12.
https://www.ynrd.gov.cn/html/2025/fazhixuanchuan_0114/4031266.html
13.
https://www.junzejun.com/Publications/093033c589ba22-c.html
14.
http://www.wicvc.com/art/2024/9/6/art_2135_10943.html
15.
https://www.7its.com/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24723
16.
http://www.cicjc.com.cn/info/1040/15849.htm

近日,百度旗下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在武汉街头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引发广泛关注。据报道,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与一名外卖骑手相撞,导致后者不幸身亡。然而,经过调查证实,这起事故实际上与自动驾驶无关,而是发生在外卖车辆与其他社会车辆之间,萝卜快跑的车辆只是恰好经过现场被拍到。

这一事件不仅反映了公众对自动驾驶安全性的关注,也凸显了在自动驾驶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合理界定交通事故责任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技术、法律和保险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自动驾驶事故责任认定的复杂性,并借鉴国际经验,为我国相关法规的完善提供参考。

01

L4级自动驾驶:技术原理与工作方式

要理解自动驾驶事故的责任归属,首先需要了解其技术原理。以萝卜快跑为代表的L4级自动驾驶系统,是基于百度Apollo平台开发的。它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雷达和超声波传感器等多种设备,实现对周围环境的全方位感知。

这些传感器收集的数据会被实时传输到车辆的计算单元,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处理和分析。系统会根据高精度地图和实时交通状况,计算最优行驶路线,并预测周围行人和车辆的运动轨迹,最终生成具体的驾驶动作指令。

在L4级自动驾驶模式下,车辆能够在特定的地理围栏区域内实现完全无人驾驶,无需人类驾驶员的干预。这种高度自动化的特点,使得传统交通事故中驾驶员的责任认定变得不再适用,转而需要考虑制造商、系统开发者以及车辆所有人的责任。

02

法律法规:现状与挑战

目前,我国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立法尚处于探索阶段。虽然深圳等地已经出台了《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规定在L3级自动驾驶中驾驶人负责接管车辆并承担相应责任,但在完全自动驾驶状态下,责任归属仍不够明确。

相比之下,德国和日本在自动驾驶立法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德国于2021年通过的《自动驾驶法》率先允许L4级自动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上常态化运营,并明确规定在这种情况下驾驶人原则上不再承担交通事故责任。日本则通过《汽车责任保障法案》和《产品责任法案》,对所有类型车辆的所有人课以推定责任,并建立了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03

保险机制:现状与未来

在保险方面,目前自动驾驶车辆多采用“交强险+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的组合方案。例如,萝卜快跑的车辆就投保了不低于500万元保额的商业三者险。然而,这种传统的保险模式难以完全覆盖自动驾驶带来的新风险。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未来的车险产品将经历根本性调整。产品形态可能由传统车险转变为责任险,保费定价将根据车辆使用情况、行驶环境和驾驶行为等进行动态调整。系统责任险将涵盖自动驾驶系统的故障、黑客攻击、软件错误等问题,保险责任将更多地转向自动驾驶技术制造商或软件提供商。

04

公众认知与责任认定

根据一项针对自动驾驶辅助驾驶系统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公众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接受度正在逐步提高。然而,当被问及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失灵或发生事故时的责任认定问题时,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不清楚如何处理,也不知道如何查阅、删除个人信息及车内数据。

这种认知上的模糊性,反映了在自动驾驶时代,传统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机制已无法满足现实需求。需要建立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的责任认定体系,明确车辆所有人、管理人、制造商以及系统开发者等各方的责任边界。

05

结语:面向未来的责任认定机制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事故责任认定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这不仅关系到受害者的权益保护,也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从国际经验来看,德国、日本等国的立法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我国应加快相关立法进程,明确自动驾驶事故的责任主体和赔偿机制。同时,推动保险制度创新,发展适应自动驾驶的风险分担机制,如强制保险制度。

此外,还应加强公众对自动驾驶技术的认知教育,提高其对新技术的信任度和接受度。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既鼓励技术创新,又能有效保护公众利益的自动驾驶生态系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