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仅用7个月!青岛的他,寻亲成功!青岛“姐妹花”志愿者,谢谢你们!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仅用7个月!青岛的他,寻亲成功!青岛“姐妹花”志愿者,谢谢你们!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829609

仅用7个月的时间,青岛寻亲人张强(化名)找到了“回家的路”,寻到了自己的“根”。当看到张强与江苏的亲人相拥而泣,寻亲“姐妹花”志愿者王培清和任迎春不禁泪流满面。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江苏无锡一带因自然灾害,遭遇饥荒,不少婴儿被送往北方,遍及河南、山东、陕西、河北等地。一些婴儿被青岛市民抱养,王培清和任迎春便在其中。

十余年寻亲之路,在2015年和2017年,两人分别找到了亲人。是邻居是发小,缘起缘相随。从寻亲人到志愿者,王培清和任迎春这对“姐妹花”一次又一次跨越千里,让更多寻亲人看到团圆的希望与亲人团聚。


王培清(左)和任迎春 记者2018年拍摄

在青岛“姐妹花”志愿者帮助下,青岛一寻亲人七个月找到“根”。6月21日,记者见到了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青岛服务站的志愿者王培清和任迎春。

据介绍,2006年,被青岛市民抱养的任迎春和王培清,去江南参加寻亲活动,并于2015年和2017年先后找到了江苏亲人。巧合的是,这对从小在一个院子里长大的发小“姐妹花”,老家居然也相隔不到5公里。此后,二人仍坚持致力于寻亲志愿公益,一直到现在。

据介绍,7个月前,张强找到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青岛服务站,希望能通过志愿者,找到自己在江苏的亲人。原来,张强也是被青岛市民抱养的江苏婴儿,他的养父母告诉了他确切的身世,包括生母的姓名和家里大体情况。


任迎春(左)和王培清(右)

看到张强恳切的样子,王培清和任迎春想到了当年的自己,两人不约而同地约定:“一定要帮他找到!”“他采血入库之后,我们通过数据库,给他筛选排查。通过家族人的采血比对和排查家族人情况,历经了半年多,最终找到了他的家人。”

六月上旬,张强回到江苏老家,与兄弟团聚。当看到张强与老家的人相拥而泣的一幕,王培清和任迎春也高兴地流了眼泪。“他是幸运的,用了七个月的时间,就找到了家人。帮他成功找到家人,我们也很有成就感。”王培清说道。


志愿者帮张强(化名)找到家人

寻亲技术提升,一志愿者大姐寻亲二十多年终于找到了家。“首先是宣传,让寻亲人不要盲目地找。如果有寻亲人求助,我们会帮着联系,在当地排查信息。找到家人后,帮他们团聚。”王培清介绍,相比20年前“大海捞针”的寻亲方式,现在的寻亲技术进步了很多,降低了寻亲的难度。


“2006年,我们在无锡、常州、常熟等地寻亲,是通过开寻亲大会。后来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在各地办的寻亲会,我们全国各地所有的寻亲人聚集到一起。”王培清说道,现在通过采血的方式将寻亲人的信息录到基因库,提高了寻亲的成功率并缩短了时间。“还是需要积极地来参与这个寻亲活动,多途径地来寻找,其实成功率还是很高的。同样志愿者在当地会帮助排查家族信息,寻找孩子的一些信息,所以说寻亲人一定不要失去信心。”

任迎春介绍,服务站有一位1959年出生的志愿者于大姐,从1998年开始,就南下江苏寻亲。相识相知之后,三人成了好朋友,曾数次结伴一起到无锡等地寻亲。“多次想放弃,但是每年到了寻亲有活动的时候,她又积极努力地去了,我们都十分佩服。”经过二十多年的漫漫寻亲路,于大姐终于在2021年找到了家。于大姐的经历也感染了一些和她年龄相仿的人。“因为觉得她这个年龄都去,那么我们也得去。”任迎春说道。

寻亲路漫漫,温暖相伴,希望能帮助更多寻亲人圆梦。2018年9月、10月份,半岛都市报曾持续关注江南寻亲,推出《千万里我追寻着你!一对青岛姐妹花,想帮江南老乡“寻根”》等多篇报道,助力寻亲人圆梦。“之前的我俩寻亲的时候,真的很难,两个人开着车,挨个村挨个村去问。”寻亲路上,有过无奈和心酸,流过汗水洒过眼泪,王培清和任迎春也收获着一串串温暖与感动。

“有一次我们去南通做寻亲活动,因为我们是外地人,那边语言不通。”任迎春回忆,当时正值寒冬,发寻亲资料的时候手指都冻得蜷缩。“但就觉得有一种热血在里面,不管天多冷,很多人知道我们都是做公益的,他们都会来帮我们排查信息,能帮的都会帮。包括我们送寻亲人回家团聚的时候,他们的家人和邻居对我们志愿者都非常热情。”


“绝大多数家人出来找的,是想看看这个孩子活得怎么样,生活怎么样。”王培清说道,“父母把我们送出去,是希望我们的生活过得好。其实家里都是农村出来的,哥哥姐姐当年的生活环境其实是很苦的,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农活儿,并不像送出来生活条件这么好。”王培清和任迎春表示,虽然自己的寻亲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最终找到了亲人,是幸运的,也希望自己的经历能给别人一点鼓舞。

在线寻亲NEWS﹀﹀﹀青岛市民在线寻亲:儿时叫“红放”,寻找南通亲人今年55岁的薛静,也是当初被抱养的江南婴儿之一。“早就知道我也是从福利院抱养过来的,我的养母委派她的妹妹,就是我的姨妈,把我抱过来的。本来养母是要抱个男孩,去了之后,姨妈觉得我俩确实有眼缘,就抱了我。”多年前,在偶然间,薛静从姨妈口中得知了自己的身世。


薛静

薛静介绍,据相关资料,其登记生日是在1969年10月10日,于南通出生。“出生后,现在所称的唐闸街道,把我送到当地的救济院,在南通救济院,我的名字叫‘红放’。我个人的身体特征是心脏偏右,俗称右心位,镜面人。但这不影响我的正常生活,我的身体很健康。”


薛静幼年照

薛静告诉记者,她是电视节目《等着你》的忠实观众。“每次看我都哭得稀里哗啦。”几十年来,寻找江南的亲人一直是薛静的一个心结。“以前上班没有时间,找资料什么也不方便。现在我也退休了,有时间了,有这个精力了。”退休后,薛静一边开起了网约车,一边与志愿者开始了寻亲之路。“每次我拉着南通的乘客都特别激动,就感觉拉着亲人似的。”


薛静照片

不断有寻亲人找到老家,坚定了薛静寻亲的信念。2023年年末,薛静跟随志愿者王培清等人,到南通寻亲。“在一个小区里发资料的时候,有一个男同志很热情。得知薛静是寻亲人,他把她拉到了居民群里,说有个人也在找自己的妹妹。薛静照片

“之后联系上了,经过比对,没成功很遗憾。”薛静说道,虽然此行无功而返,但自己感受到了热情和真挚,也被他人的寻亲经历所感动。“希望能早日与亲人重逢,等着好消息!”


王培清和任迎春为薛静加油打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