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巴特朗菲教授揭秘:脑海绵状血管瘤最新疗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巴特朗菲教授揭秘:脑海绵状血管瘤最新疗法

引用
9
来源
1.
https://m.incsg.cn/jiaoshou/24.html
2.
https://m.incsg.com/xueshuhuodong/3953.html
3.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cavernous-malformations/diagnosis-treatment/drc-20360942
4.
https://www.inc-sg.net/index.php?s=news&c=search&keyword=INC%E5%9B%BD%E9%99%85%E5%B7%B4%E7%89%B9%E6%9C%97%E8%8F%B2%E6%95%99%E6%8E%88&catid=17
5.
https://www.inc-sg.net/index.php?c=show&id=51
6.
https://www.brainmed.com/info/detail?id=37438
7.
https://m.incsg.com/xueshuhuodong/3972.html
8.
https://m.incsg.com/naoxueguanliu/3955.html
9.
https://www.brainmed.com/info/detail?id=39051

脑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主要危害是反复出血。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国际知名神经外科专家巴特朗菲教授凭借每年400台以上的手术量和20年的经验,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手术上取得了显著成果。

巴特朗菲教授是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WFNS)的终身荣誉委员,担任《神经外科评论》主编达12年之久。他在神经外科领域发表180多篇论文,主编多本专业著作,是神经外科界的权威专家。

在脑海绵状血管瘤治疗方面,巴特朗菲教授拥有20年的临床经验,每年完成400台以上高难度手术。他创新了多种手术入路,包括翼点/眶颧、颞下、乙状窦后、枕下外侧髁、小脑幕前和眶内入路等,这些技术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成功案例

7岁女孩脑干中脑手术

3月27日,巴教授完成了一台“国际难度水平”的示范性手术,成功切除一颗风险较大的脑干-中脑海绵状血管瘤,患儿果果年仅7岁。这是一台国际范围内都堪称高难度的手术,四处求医被拒绝,“无法手术、风险太大”。

肿瘤位于脑干中脑偏右侧、位置深在、难以进入。且累及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是支配眼肌运动较主要的神经——管眼皮、睁眼和眼球活动还有瞳孔,有2毫米粗却与肿瘤粘连较紧密。由于肿瘤对动眼神经核的损害,果果已经出现严重的动眼神经麻痹严重,一只眼睛眼皮无法抬起、瞳孔散大。如果手术中动眼神经核被完全损伤,果果的单侧眼睛将不能活动、远远无法睁开。

此外,果果本身年龄小,体重轻,对手术和术中出血控制的要求高。另外,脑干的体积是小的,具体有多大?伸出你的大拇指来看一下,脑干就和自己的大拇指大小相似,而脑干还分为桥脑、中脑、延髓三部分。大家猜想一下,年仅7岁的孩子,她的脑干-中脑能有多大?!在大脑的较深处,在这么小的脑干上做手术,结构又这么复杂,手术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脑干包括中脑、脑干、延髓,INC巴教授对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分类及手术入路进行研究,并能根据脑干肿瘤位置和形态不同,熟练而富有经验地使用不同的手术入路以达到顺利合适的手术切除。

巴教授关于中脑海绵状血管瘤入路总结:包括前纵裂入路、眶颧经外侧裂池入路、颞下入路、小脑上入路、枕骨经天幕入路等

巴教授表示果果的动眼神经核还没有完全损伤,这个孩子的未来还很长,他也希望通过这台手术、尽较大努力让孩子得到更好的预后。

术前谈话时,果果坐着轮椅进来,有些虚弱,缺乏生气、走路不稳、手抖以及抓东西不稳。

而在术后1天早上,ICU外,一直守候着孩子的果果家人就等到了巴教授的好消息——“眼睛可以动,没有任何问题。今天就可以出ICU,回到普通病房!”而此时ICU内,年幼的生命正重放光彩。果果术前的一个眼睛是抬不起来的,现在已经可以慢慢抬起来了!两只手都可以动,也能摸到鼻子,腿也可以动。“好!你的爸爸、妈妈在等着你!”巴教授再次用中文为果果加油打气。

47岁脑功能区手术

47岁的邓女士患有右侧半卵圆中心海绵状血管瘤,病灶位于一个较大脑沟的底部,靠近中央后沟。这种位于脑功能区的海绵状血管瘤,常引起癫痫、出血和局部神经功能缺失,手术切除病灶是根本的治疗方法。

巴特朗菲教授在术中导航、术中超声、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下,成功完成了这台高难度手术。术后2小时,邓女士就清醒过来,能够用英语交流,并露出了笑容。她表示:“我很信任您,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7岁男孩颅咽管瘤手术

另一名7岁患儿小迪患有颅咽管瘤,手术面临多重困难:肿瘤从垂体柄长出,有钙化,且是罕见的“熊猫血”血型。巴特朗菲教授凭借精湛的技术,成功切除了肿瘤,同时完整保留了垂体柄,避免了激素水平下降和尿崩症等并发症。术后小迪即刻清醒,手脚活动正常,没有任何神经功能损伤。

手术效果与贡献

巴特朗菲教授的手术效果令人瞩目。据统计,超过90%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与术前持平或好转。他不仅在临床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通过学术研究推动了神经外科领域的发展。他提出的“远外侧入路”和半椎板切除术等创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巴特朗菲教授的成功案例为许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他的手术哲学是“心、技、体”三者合一,力求在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神经功能。这种严谨的手术态度和精湛的技术,使他成为神经外科领域的佼佼者。

对于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来说,选择一位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神经外科医生至关重要。巴特朗菲教授的成功经验表明,通过精准的手术治疗,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重返正常生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