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呼兰河传》的人生哲理:在苦难中寻找生命的光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呼兰河传》的人生哲理:在苦难中寻找生命的光亮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23169200_121118943
2.
https://blog.csdn.net/2401_82426508/article/details/137637517
3.
https://www.sohu.com/a/813499017_121119377
4.
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316130318/
5.
https://post.smzdm.com/talk/p/ak3nqp8r/
6.
http://my.cnd.org/modules/newbb/viewtopic.php?viewmode=flat&order=1&topic_id=88259&forum=2
7.
https://www.juzikong.com/authors/058e8816-bacf-4179-a5a1-0138d49d718e
8.
http://www.lit.zju.edu.cn/zxdt/list2.htm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以为得意。不得意怎样?人生是苦多乐少。”这是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对人生最深切的体悟。

在这部被誉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的作品中,萧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社会风貌与人性百态。透过那些看似平凡的人物故事,我们得以窥见其中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

01

自欺欺人的麻醉剂

在呼兰河畔的小镇上,人们的生活简单而闭塞。他们最大的乐趣就是谈论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这个雨天满是泥浆、晴天堆满蝇虫的地方,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实惠”。跌入泥坑的人会自我安慰说:“这辈子必定要走几回这险路,才算得上英雄。”这种自欺欺人的态度,让人不禁想起现代社会中那些明明工作不努力却抱怨领导偏心、明明知道熬夜有害却依然刷剧到深夜的人们。

02

愚昧无知的拦路石

萧红家院子里的租客——赶车胡家的故事,更是揭示了愚昧无知对人生的致命打击。小团圆媳妇因为爱笑、饭量大就被认为是不知羞耻,因为坐得笔直、走路风风火火就被建议应该多打。在周围好心人的“建议”和婆婆的“改造”之下,这个原本活泼大方的小姑娘被折磨致死。胡家的悲剧,正是愚昧无知的最好注脚。

03

逃避现实的烂泥地

有二伯的故事则告诉我们,逃避现实只会让人陷入更深的困境。这个在萧红家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长工,好逸恶劳、眼高手低,不仅衣着破烂、居无定所,还任人打骂,终日自轻自贱。他过分在意别人对他的称呼,却从不思考如何改变自己的处境。最终,这个一生好面子的人,活成了最让人鄙夷的模样。

04

生命的光亮

《呼兰河传》中的人生哲理,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记录,更是对现代人的警示。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和挑战。有人选择自欺欺人,有人陷入愚昧无知,有人选择逃避现实。但正如书中所说:“那些生命里开出的花、命运中发出的光,都是来自你我的自救。想要圆满就免不了苦苦挣扎,自己的人生由自己来成全。”

在《呼兰河传》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弱点,也看到了生命的坚韧。这部作品不仅是对故乡的回忆,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它揭示了封闭环境中人们的麻木与愚昧,同时也流露出对温暖与爱的渴望。正如茅盾先生所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在这些看似平凡的故事中,我们得以窥见人性的光辉与生命的真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