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脸识别遇冷,数字人民币走红:地铁支付新趋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脸识别遇冷,数字人民币走红:地铁支付新趋势

引用
澎湃
9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238899
2.
https://hb.dzwww.com/p/p8nwG9Q8QG6.html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28A08CK000
4.
https://news.sina.cn/minsheng/2024-11-04/detail-incuwspw3184047.d.html?from=wap
5.
https://www.gz.gov.cn/zwfw/zxfw/jtfw/content/post_9945830.html
6.
https://www.sz.gov.cn/cn/xxgk/bmtx/content/post_11264761.html
7.
https://jrj.sh.gov.cn/ZXYW178/20241106/77967d67e8ed4e2baec4a286e27608a4.html
8.
https://www.bbaachina.org.cn/show/790.html
9.
https://www.mpaypass.com.cn/news/202502/06093455.html

随着科技的发展,地铁支付方式也在不断革新。从最早的现金购票,到后来的公交卡、手机支付,再到如今的人脸识别和数字人民币,每一次技术进步都在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本文将聚焦这两种新兴支付方式在地铁中的应用,探讨它们带来的便利与挑战。

01

人脸识别:便捷与隐私的博弈

人脸识别技术因其无接触、快速识别的特点,一度被视为未来支付方式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人脸识别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以上海地铁为例,今年8月,上海市网信办启动“亮剑浦江·2024”人脸专项整治行动,聚焦多个重要场所“刷脸”问题。针对市民反映的部分地铁站内自动售货机存在违规“刷脸”问题,上海市网信办会同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上海市国资委依法联合约谈了三家自动售货机运营企业,并指导申通地铁对全市范围地铁站内自动售货机的人脸识别技术滥用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整治。

“申通地铁对全市地铁站内租赁经营的自动售货机进行排摸后,发现有14家企业运营地铁站1462台自动售货机,已对其中存在问题的829台暂停人脸支付功能,待整改完成后重新上线。”在10月14日网信上海对外发布的消息中,上海市网信办同时透露了申通地铁排查的具体数据及整改措施。

这一整改行动反映了人脸识别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重大挑战:个人隐私保护。北京市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吴风虎表示,刷脸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虽然提供了便利性,但也增加了个人敏感信息暴露的风险,例如刷脸支付需要对用户的面部特征进行数据采集和存储,这些个人信息数据可能会被他人非法获取,从而导致用户面临人脸信息泄露的风险。不法分子甚至可能利用这些泄露的或者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人脸信息进行复制或者伪造,从而采取冒用身份的方式实施犯罪行为,进而给用户的人格尊严乃至人身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害。

02

数字人民币:地铁支付的新选择

与人脸识别技术面临困境不同,数字人民币在地铁支付领域的应用正稳步推进。作为国家法定货币的数字化形态,数字人民币具有安全性高、支付便捷、隐私保护等特点,使其成为地铁支付方式的理想选择。

广州地铁乘车码微信小程序已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10月29日起,广州地铁乘车码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数字人民币支付方式,为市民乘客提供更多元、安全的支付选择,这也是国内首个实现数字人民币支付乘车的市域地铁乘车码微信小程序。

深圳地铁全网支持数字人民币软钱包支付。为了全方位满足老年乘客、境外乘客的出行支付需求,提供更多支付选择类型及方式,深铁集团已对既有票务系统设备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目前深圳地铁全线网所有车站均可支持数字人民币App“软钱包”支付功能。

上海地区数字人民币APP也已支持地铁、磁悬浮等交通工具的费用支付。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与久事集团旗下上海公共交通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今年6月推出数字人民币APP中的“乘车码”扫码可乘坐公交和轮渡的先乘后付服务后,近期在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将应用范围扩展至地铁全线路、磁悬浮等全市公共交通工具。

03

未来展望:支付方式的融合与创新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人脸识别技术在地铁支付中的应用面临诸多限制,而数字人民币则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完善,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创新支付方式的出现。

人脸识别与数字人民币的结合是否可行?从现有案例来看,这种结合尚未在地铁支付场景中实现。一方面,人脸识别技术的隐私和安全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另一方面,数字人民币本身已具备足够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无需依赖人脸识别。

无论未来支付方式如何演变,安全和隐私始终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我们必须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让科技真正服务于民,让出行更加便捷、安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