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申遗成功后的全球旅游指南
春节申遗成功后的全球旅游指南
随着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各地纷纷举办丰富多彩的春节庆祝活动。从法国香榭丽舍大街的英歌舞队到德国小镇迪特福特的“中国狂欢节”,这些活动不仅让当地民众体验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也吸引了众多中国游客前往参与。今年春节假期,国内消费市场红火,旅游消费热潮涌动,各地围绕非遗主题推出多种文化体验项目,成为新年俗。无论是去西班牙感受马德里的新春游行,还是在瑞士少女峰欣赏生肖冰雕,都能让你在全球范围内体验不一样的春节氛围。
春节申遗成功后的全球新变化
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中国年,春节实现了全球共享、文明互鉴,彰显了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开放包容的底蕴气质,谱写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华彩乐章。今年春节假期,年味浓、人气足、旅游热、消费旺,神州内外同庆,大江南北共享,见证了消费与文化、传承与创新、民族与世界的交融互动:文旅消费热潮涌动、活力迸发;民俗活动传承创新、精彩纷呈;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中国年,春节实现了全球共享、文明互鉴,彰显了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开放包容的底蕴气质,谱写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华彩乐章。
全球各地的春节庆祝活动
俄罗斯:莫斯科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春节文化体验
“莫斯科的中国新年”文化活动28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马涅什广场启动,活动将持续至2月9日,其间将在特维尔广场、全俄展览中心、莫斯科动物园等地举办活动。“春节好!”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用中文向中国朋友表示新春祝贺。她说,俄中互相庆祝对方国家的重要节日,是尊重和喜爱彼此文化的最好例证。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孔子学院29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办春节文化体验活动。在孔子学院教师指导下,当地民众体验写“福”字、学习中国画技法、编织中国结、绘制京剧脸谱等项目。其中,试穿汉服最受欢迎,参与者沉浸式体验中华传统服饰的典雅之美。许多民众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体验中国文化,体会春节喜庆祥和的气氛。
荷兰:鹿特丹南广场剧院的春节庆典大会
荷兰28日在鹿特丹南广场剧院举办2025年中国春节庆典大会,中国驻荷兰大使谈践、荷兰外商投资局官员以及来自10多个国家的外交使节,与荷兰华侨华人和友好人士欢聚一堂,同庆春节到来。与会嘉宾首先登台为舞龙舞狮点睛,寓意新的一年生机勃勃、吉祥如意。伴随着铿锵的锣鼓声,舞龙舞狮开场表演,龙腾狮跃,掌声雷动,气氛欢快热烈。随后,中荷艺术家联袂登台,为观众献上一场融合中西文化特色的视听盛宴。歌舞、杂技、武术表演、器乐演奏等节目精彩纷呈,观众报以热烈掌声。
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机场的“欢乐中国年”主题活动
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机场28日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欢乐中国年”主题活动,此次活动由海南航空携手布鲁塞尔国际机场、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举办,旨在为前往中国的旅客送上新春祝福和美好祝愿。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扮成比利时经典卡通角色蓝精灵,现身布鲁塞尔至上海和布鲁塞尔至北京的航班登机口,为旅客们送上诚挚的新年祝福。旅客们纷纷与蓝精灵人偶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份独特的春节记忆。
克罗地亚:萨格勒布的春节招待会
克罗地亚中国友好协会28日晚在萨格勒布举行春节招待会,百余位中克嘉宾出席。招待会上,克罗地亚艺术家用中文演唱《茉莉花》等中国歌曲。克中友协主席卡拉菲利波维奇在讲话中向在克华侨华人致以节日问候,表示克中友协将一如既往地促进两国民间交往和友谊,助力两国关系发展。
委内瑞拉:加拉加斯青年广场的春节嘉年华
2025年“欢乐春节·迎春花市嘉年华”活动29日晚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青年广场隆重开幕。开幕式现场大红灯笼高挂,游客络绎不绝,气氛热烈友好。舞龙舞狮同委民间传统舞蹈“魔鬼舞”同台表演,迸发出文化碰撞的奇妙火花;委全民音乐体系交响乐团倾情献上两国经典名曲,孔子学院学生献唱《铁血丹心》,引得喝彩连连;锣鼓声鞭炮声在观众的欢呼声中响起,绚丽烟火划破加拉加斯夜空,青年广场旁的大楼也亮起“中国红”,年味十足。委内瑞拉外长希尔代表总统马杜罗祝贺中国人民春节快乐,指出春节文化已成为委节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委民众喜爱。
南非:开普敦的中国年舞蹈表演
“春节不只是中国的春节,也是世界的春节。”参加2025年“开普敦中国年”舞蹈表演的南非女青年塔拉·辛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次参加表演的不仅有华侨华人,还有不少当地的艺术家和民众。在很多国家,华人社区组织的新春活动最为热闹。西班牙驻华大使馆旅游参赞玛丽亚·利纳雷斯告诉记者,中国春节已成为西班牙一个备受欢迎的节日,特别是在马德里和巴塞罗那等城市,每逢春节就会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包括游行、传统舞蹈表演和美食品鉴等。这些活动深受当地居民与游客的喜爱。
中国游客的海外春节之旅
春节申遗成功为全球推广春节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注入了强大动力。春节期间,全球多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日本东京塔、英国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美国纽约帝国大厦、迪拜哈利法塔等标志性建筑纷纷亮起中国红,春节民俗活动更是走进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生肖特展,到韩国首尔明洞街头舞动的中国龙,再到巴西里约热内卢海滩绽放的电子烟花,跨越上百个国家的春节狂欢,成为文明互鉴的新的实现方式。
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及“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带动下,入境旅游成为春节假日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某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200%,其中韩国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52%,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强大吸引力。出境旅游方面,中国游客出境游订单较去年同期呈现两位数增长,海外租车和门票订单涨幅更是超过七成。同时,中国春节文化输出模式已从单向传播转向双向赋能:新加坡“春到河畔”活动引入《白蛇传》主题彩灯展,日本浅草寺签文新增生肖运势解读,德国人凌晨排队抢购中国烟花,这些文化元素的创造性转化让“过中国年”成为全球文旅新IP。
春节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以申遗成功后首个中国春节为契机,如何汇聚更多力量,聚焦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正成为新的时代课题。春节申遗成功为全球推广春节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注入了强大动力。春节期间,全球多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日本东京塔、英国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美国纽约帝国大厦、迪拜哈利法塔等标志性建筑纷纷亮起中国红,春节民俗活动更是走进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生肖特展,到韩国首尔明洞街头舞动的中国龙,再到巴西里约热内卢海滩绽放的电子烟花,跨越上百个国家的春节狂欢,成为文明互鉴的新的实现方式。
春节假期的这些积极变化,体现了我国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的卓越成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从国家层面擘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伟大事业。文化和旅游部实施的“文化数字化”战略催生出故宫数字宫灯、敦煌元宇宙等标杆项目。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乡村文化振兴”孕育出黄河大集、苗年盛会等特色品牌。RCEP框架下的文化贸易,则让春节文化产品畅行东盟市场,这些政策的实施正在将文化传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虽然融合消费与文化、传承与创新、民族与世界的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了,但是众多可喜的变化表明,春节已经超越传统节日的范畴,正在演变为一场关系经济活力、文明传承与国家影响的宏大叙事,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续实践中,中国人民正迈着更加自信的步伐,走向世界,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