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量子技术助力黑洞探测突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量子技术助力黑洞探测突破

引用
中国科学院
9
来源
1.
https://www.cas.cn/syky/202412/t20241205_5041301.shtml
2.
https://nao.cas.cn/news/ky/202411/t20241108_7436170.html
3.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5A05HFF00
4.
https://jz.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4807476814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B2%E8%92%82%E8%8A%AC%C2%B7%E9%9C%8D%E9%87%91
6.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83353258.html
7.
https://m.book118.com/html/2025/0125/8026076066007025.shtm
8.
https://www.goodreads.com/questions/5849295---6411439--zs
9.
http://tul.blog.ntu.edu.tw/archives/34573

黑洞作为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其探测技术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量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家们在黑洞探测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名为受激拉曼绝热通道(STIRAP)的新量子技术,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光学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的效果,从而更清晰地观测到黑洞等天体。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和国家天文台联合团队也在空间引力波探测领域取得了突破,通过新技术提高了对大质量双黑洞系统的定位精度。这些创新将极大推动我们对宇宙奥秘的理解。

01

深度学习助力空间引力波探测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科研人员在空间引力波探测信号识别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开发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创新方法,专门用于探测和分析极端质量比旋近(EMRIs)信号。这种新方法将为未来空间引力波探测与数据分析提供重要参考。

自2015年首次探测到引力波以来,地面引力波探测器已经成功探测到超过100例引力波事件。然而,为了探索低频引力波源,科学界正在积极筹备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其中,极端质量比旋近系统是空间引力波探测的重要目标之一。这类系统由一颗恒星级黑洞围绕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旋转而成。研究EMRIs系统,能够帮助科学家精确检验广义相对论,绘制超大质量黑洞周围的时空图,验证“无毛定理”,有望揭示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分布及其与宿主星系的共同演化历史。

然而,EMRI信号的探测和分析面临巨大挑战。这类信号可持续数年之久,且特征复杂、强度微弱,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来生成高精度波形模板。传统的匹配滤波和贝叶斯参数估计方法需要海量的EMRI波形模板来覆盖多维参数空间,计算成本高昂。更棘手的是,EMRIs信号的精确建模困难,而传统方法依赖于模板的准确性。

针对上述挑战,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完整解决方案。在时频域进行信号分析时,团队设计的二层卷积神经网络展现出优异的探测性能。对信噪比50至100范围内的信号,在1%的误报率下可实现96.9%的真实探测率。为验证这一方法的普适性,科研人员进行模板依赖性测试。结果表明,即使注入与训练数据不同模型生成的信号,该方法仍可以保持稳定的探测性能。这表明,该方法对理论模型的依赖程度较低,并提升了实际探测的应用价值。

进一步,在探测到信号后,该团队采用UNet网络在噪声中提取EMRI信号,并通过神经网络实现关键参数的精确估计。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估计准确率达99%,自旋参数估计准确率达92%。同时,神经网络可以准确预测轨道初始偏心率等参数。这为未来的引力波数据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02

TEGO:创新的四面体星座引力波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团队联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引力波探测构型——四面体星座引力波天文台(TEGO)。该构型由四个相同的卫星组成,旨在显著提升对引力波极化模式的探测能力,尤其是那些超出传统广义相对论预测的模式。

TEGO的设计突破了现有三角形平面结构的空间引力波观测项目的局限,如LISA等。四个航天器构成的三维四面体结构的设计,不仅增加了一个航天器和相应的激光望远镜,提供了冗余备份,还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质量中心,从而大幅提高了构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TEGO的六条激光链路同时对引力波的六种极化模式敏感,这意味着它能够更有效时探测超出广义相对论预测的引力波模式,如标量纵向模式等。通过先进的时间延迟干涉测量(TDI)技术,TEGO能够有效抑制激光频率噪声,从而提高对引力波信号的灵敏度。

(上图)四面体星座示意图。激光束的方向由望远镜指向结构调整,该结构与望远镜集成,并在卫星平台上均匀分布在三个相隔120度的位置。(下图)一年周期内卫星之间的激光路径距离的变化。

此外,TEGO的设计允许在不同的轨道位置上最大化引力波极化模式的响应幅度,这为未来的引力波探测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可能性。TEGO的创新设计为引力波极化模式的提取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有望在未来的引力波探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论文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金洪波表示:“基于TEGO构型探测引力波,将有可能为我们展现更多引力波的极化模式,这有助于深化广义相对论认知以及揭示引力与时空本质。”论文合作者、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乔从丰补充说:“TEGO的提出,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引力波探测领域的创新能力,也为未来的空间科学任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关于TEGO的更多细节,包括其轨道设计、时间延迟干涉测量(TDI)系统、以及对特定白矮星双星系统J0806的GW信号模型的极化响应分析,均在论文中进行了详细阐述。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中国在引力波探测领域的新进展,也将为全球科学家提供了一个新的引力波探测天文台。

03

新技术带来的突破

这些创新技术的出现,将极大推动黑洞探测和天体物理学研究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信号识别方法提高了探测效率和精度,而TEGO的创新构型则为引力波探测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黑洞的性质,还可能揭示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奥秘。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黑洞的探测能力将越来越强。未来,我们有望发现更多类型的黑洞,甚至可能揭示黑洞的量子性质。这些突破将为物理学和天文学带来革命性的进展,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宇宙的运作机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