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专家解读:艾灸在癌症康复中的科学应用
广州医科大学专家解读:艾灸在癌症康复中的科学应用
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开始关注中医艾灸在康复过程中的应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邬晓东介绍,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法,在改善癌症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艾灸:传统疗法焕发新生机
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燃烧艾草产生的热量和药效,刺激人体特定穴位,从而达到温经通络、补中益气、活血化瘀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艾灸能够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对于缓解慢性疼痛、改善消化功能等具有积极作用。
艾灸在癌症康复中的应用
在癌症康复领域,艾灸主要作为辅助疗法,用于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治疗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具体来说,艾灸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
缓解癌痛:艾灸可以通过调节血清β-内啡肽、P物质表达水平来缓解疼痛。一项临床研究显示,艾灸联合阿片类镇痛药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止痛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减轻化疗副作用:化疗常引起恶心呕吐、疲劳、周围神经病变等症状。艾灸能够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来缓解这些症状。例如,电针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乳腺癌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
改善术后症状:艾灸对术后肠梗阻、淋巴水肿等并发症有积极效果。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表明,电针可以缩短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首次排便时间,降低术后肠梗阻延长的风险。
提高免疫力:艾灸能够增加白细胞数量,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力,提升NK细胞活性,从而改善人体免疫功能。这对于正在接受放化疗的癌症患者尤为重要。
专家观点:科学认识艾灸的作用与局限
邬晓东主任强调,艾灸在癌症康复中确实具有重要作用,但患者和家属需要正确认识其作用和局限性:
艾灸不能替代常规治疗:手术、放疗、化疗等仍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艾灸主要用于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需要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艾灸的穴位选择、灸量控制等都需要专业医生指导,患者不应自行施灸。
注意适用人群:阴虚火旺、湿热体质的患者需谨慎使用艾灸,应在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适用。
特殊情况需谨慎:如肺癌患者在艾灸时需注意排烟,避免烟雾加重肺部症状;有凝血障碍的患者需防止烫伤。
结语
艾灸作为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学中找到了新的应用场景。对于癌症患者而言,科学合理地运用艾灸,可以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同时也要明确,艾灸只是辅助疗法,不能替代规范的癌症治疗。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将艾灸与现代医学治疗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