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带火周边产业
春节档《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带火周边产业
随着春节档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热映,不仅票房一路飙升,还带动了相关周边产品的热销。泡泡玛特推出的《射雕英雄传》系列手办盲盒在上线后迅速售罄,线上线下均一货难求。这一现象再次证明了高票房电影对周边产业的巨大推动作用,也反映了观众对于优质IP衍生品的热情和购买力。
周边产品引发抢购热潮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周边产品主要包括画册、明星片和海报等,这些产品并非独立销售,而是作为电影票的附赠品。在电影预售期间,这些周边产品就已引发粉丝热情。据报道,有影院表示要买够15张电影票才能领到一套周边,甚至有自称影城的工作人员将周边发布在二手平台上售卖。
这种"配货"现象引发了广泛热议。有影院工作人员表示,"周边一经发放电话就被粉丝打爆了。"尽管一套周边最低也要580元,最高则要上千元,但仍供不应求。部分县城影城的工作人员透露,一整套周边需要15张电影票,一个画册需要购买8张电影票,"一共就20套,已经发了十几套了,发完为止。"
对比《哪吒2》:衍生品开发更显成熟
相比之下,同为春节档热门电影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在衍生品开发上更为成熟。光线传媒与多家品牌合作,推出了包括潮玩、手办、雕像、卡牌、文具、食玩、徽章、立牌、出版物、毛绒产品、生活用品等在内的丰富衍生品。
其中,与万代南梦宫合作推出的7个不同系列的产品和与卡游合作推出的电影收藏卡尤其受欢迎。截至发稿,FunCrazy推出的电影亚克力色纸已售数量已超过5000。而"众筹项目"官方正版手办目前众筹进度也早已超过目标金额10万元,高达400万,这意味着已经有近万人参与了该产品的"预购"。
更值得关注的是,《哪吒2》与泡泡玛特联名推出的角色盲盒也受到追捧。多地泡泡玛特门店相关盲盒已经脱销,而线上"抽盒"则处于"排队"状态,发货日期也已排至4月20日之后。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该系列盲盒中多个热门款已出现溢价,其中"端盒"溢价超20%,而"牵手哪吒"与"牵手敖丙"溢价近一倍,隐藏款"敖丙版哪吒"则叫价超300元。
热销背后:粉丝效应与IP价值
电影周边产品之所以能引发如此热潮,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
粉丝效应:以《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为例,主演肖战的粉丝群体庞大,他们通过大规模购票支持影片,同时也带动了周边产品的热度。而《哪吒2》则借助前作积累的粉丝基础,进一步扩大了衍生品的市场。
IP价值:无论是金庸的《射雕英雄传》还是《哪吒》系列,都是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广泛受众基础的IP。这些IP经过电影的重新演绎,进一步强化了其商业价值。
市场供需关系:由于周边产品数量有限,加上部分影院采取"配货"模式,人为制造了稀缺性,进一步推高了市场需求。
中国电影衍生品市场:潜力巨大
从行业趋势来看,电影衍生品市场潜力巨大。据统计,好莱坞大片的衍生品收入往往是票房收入的数倍。例如,《星球大战》系列的授权商品收入已经达到422.17亿美元,是其票房收入的四倍;《冰雪奇缘》系列6年时间创造了113亿美元的收入,其中95.75亿美元来自衍生品。
而中国电影衍生品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以《哪吒2》为例,其衍生品的热销表明观众对于优质IP的衍生品有着强烈的需求。同时,电影票房的持续增长也为衍生品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中国电影衍生品市场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部分影院采取的"配货"模式虽然短期内能提高票房,但可能影响观众体验;衍生品开发的创意和质量仍有提升空间;版权保护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等。
总体来看,《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周边产品的热销,以及《哪吒之魔童闹海》衍生品的火爆,都表明中国电影衍生品市场正在快速成长。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和观众消费习惯的改变,未来这一市场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