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晚:《栋梁》与《白蛇传》的创新演绎
2025春晚:《栋梁》与《白蛇传》的创新演绎
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以“共同的春晚 共同的年”为主题,不仅带来了精彩的歌舞戏曲节目,更通过创新的艺术形式和现代科技手段,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其中,以中国传统建筑为灵感的创演秀《栋梁》和融合多剧种的戏曲节目《白蛇传》,尤为引人注目。
《栋梁》:数字技术再现古建神韵
《栋梁》节目以榫卯结构、祈年殿和北京中轴线为灵感来源,通过虚实融合的超高清制作系统,展现了中国古建的独特魅力。该节目的视觉设计基于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绘制的珍贵古建筑手稿,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提供了梁思成手稿中孔庙奎文阁的十二份古建筑测绘成果,确保了数字孪生建筑模型的精准与翔实。
在技术创新方面,《栋梁》采用了“XR+数字孪生+VP”融合拍摄技术,打造出无限延展的虚拟舞台空间。这种技术手段不仅让观众能够直观感受到中国古代建筑的宏伟与精妙,更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通过这种创新表达方式,节目不仅展现了中国古建的千年神韵,更让观众领略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白蛇传》:传统戏曲的创新演绎
在2025年春晚舞台上,来自重庆市川剧院的青年演员周星雨、唐纬,为全国观众带来了川剧《白蛇传》的经典桥段。这个节目以《白蛇传》中“断桥借伞”为蓝本,巧妙融合了京剧、粤剧、川剧、越剧四个剧种,在一连串不期而遇的“误会”中拉满喜剧效果,为观众送上“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祝福。
川剧《白蛇传》别具特色,既有白娘子与许仙的浪漫爱情文戏,又有耍花枪、滚禅杖、钻火圈等精彩绝技。此次春晚舞台上,与周星雨搭档的“青儿”正是其合作长达十年的同事、搭档唐纬。两人在4个月的准备时间里,付出了诸多努力,练功成为日常必备,每一个身段、每一个动作都反复雕琢;技巧的完善更是精益求精,从众多技巧中筛选出托举、蛇缠腰等最具表现力的部分,并与导演组反复研讨,确定每个技巧在《借伞》中的最佳呈现环节。
将小品与戏曲融合的创新形式,一开始让周星雨和其他戏曲演员很不适应。但随着时间推移和不断磨合,周星雨渐渐理解并接受了这种创新。“毕竟这个节目只是沿用了白蛇、青蛇的角色,并没有沿用剧种原有的剧情。导演们也都是戏曲演员出身,鼓励我们把这当作一种创新探索,就是放下包袱、去‘玩儿’。几个月下来,我们发现这种表演形式充满趣味,也逐渐找到了小品与戏曲的平衡,实现了两种艺术形式的和谐共生。”
在春晚舞台上,周星雨和唐纬致力于将经典元素与现代创意相融合。他们在保留传统唱腔、细腻身段和标准台步的基础上,对声腔速度进行了调整。“以往在川剧舞台上,这段演出的节奏会更慢一些,但为了更好地与小品节奏相融合,我们加快了声腔速度。这样的调整,使整个表演更加符合春晚观众的审美需求,避免了戏曲部分节奏拖沓、与小品节奏脱节的问题。”
亮相2025总台春晚的经历,也让周星雨深刻认识到创新对传统戏曲的重要性。“在当今这个快节奏时代,通过小品形式能让全国观众了解川剧,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对传统戏曲的传承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未来,周星雨希望有机会继续与其他艺术门类进行大胆融合,推动戏曲在更多领域发展。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栋梁》和《白蛇传》这两个节目,都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表达。《栋梁》通过数字技术让古建筑“活”起来,让观众在虚拟空间中感受中国建筑之美;《白蛇传》则通过多剧种融合和现代舞台表现手法,让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两个节目不仅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它们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在新时代的语境下,以新的形式和面貌,继续滋养着我们的心灵,激发着我们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