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舞火遍全网,揭秘揭阳文化魅力
英歌舞火遍全网,揭秘揭阳文化魅力
2025年春节期间,一段来自广东揭阳的英歌舞视频在抖音平台播放量超45亿次,被网友们称作“过年最强气氛组”“炸街表演”。这支被誉为“中华战舞”的民间艺术,以其雄浑的气势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成功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目光。
英歌舞,这种源自古代傩戏驱邪仪式的汉族舞蹈,最早可追溯至清代。据清乾隆潮州知府周硕勋的《潮州府志》记载:“农者春时数十辈,插秧田中,命一人挝鼓,每鼓一巡,群歌竞作,连日不绝,名曰秧歌。”潮汕话中,“秧”的发音与“英”字相近,久而久之,演变成了“英歌”。
英歌舞的表演形式独特而震撼。表演者通常身着古代武士服饰,手持英歌槌,脸上画着精致的脸谱,以《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故事为背景,融合了戏剧、舞蹈和武术元素。表演时,队员们分成左右两队,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挥舞英歌槌,喊着“哈蟹,哈蟹”的口号,变换各种阵型,如八卦阵、方阵等,场面极其壮观。
英歌舞之所以能在潮汕地区盛行数百年,与当地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潮汕人崇尚英雄,重视宗族亲情,英歌舞中所展现的英勇无畏、团结协作的精神,正是潮汕人性格的写照。每年春节期间,英歌舞都是潮汕地区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与祭祖、舞龙、舞狮等共同构成了独特的潮汕年俗文化。
近年来,英歌舞不仅在潮汕地区广受欢迎,更走出国门,亮相英国、泰国、南非等国家,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2006年,揭阳市普宁英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全市已有超200支英歌舞队伍,各级传承人10人,其中1人被认定为国家级传承人。
英歌舞的爆红,也带动了揭阳文旅产业的发展。2024年,揭阳潮汕国际机场全年累计完成航班起降70498架次,旅客吞吐量866.6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6.2%、20.7%。越来越多的游客为了观看英歌舞而专门来到揭阳,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如今的英歌舞,已经不仅仅是潮汕地区的民俗活动,更是一张展示中华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参与,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