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李庄白肉:一道跨越千年的冬日美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李庄白肉:一道跨越千年的冬日美味

引用
腾讯
11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1A08K5W00
2.
https://www.sohu.com/a/837494092_122149456
3.
http://www.tfguzhen.com/go-a149.htm
4.
https://www.52hrtt.com/lm/n/w/info/F1736821469456
5.
https://www.goodreads.com/questions/5416984-6411439
6.
https://www.goodreads.com/questions/5854784-6411439-bp
7.
http://cxzg.cslai.org/techan/20240428/12366.html
8.
http://scdfz.sc.gov.cn/whzh/slzc1/content_150349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B%BF%E6%97%8F%E6%96%87%E5%8C%96
10.
http://www.sc.chinanews.com.cn/kjsc/index.shtml
1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530/10/27794381_1124722646.shtml

冬至时节,四川宜宾李庄古镇的街头巷尾弥漫着一股独特的香气。在古镇的一家百年老店里,厨师正熟练地将一锅煮得恰到好处的五花肉捞出,放在案板上。只见他手持一把锋利的菜刀,手腕轻轻一抖,一片片薄如蝉翼的白肉便整齐地码放在盘中。这就是李庄白肉,一道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川南名菜。

01

历史渊源

李庄白肉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据史料记载,李庄古镇在三千年前就有先民聚居,曾是古僰人的活动中心。相传,这道菜最早源于周武王伐纣时期,当时起义军将妲己的肉割片蘸蒜泥分食,逐渐演变为后来的“裹脚肉”。到了清朝,李庄白肉的制作工艺已相当成熟,并成为当地宴席上的必备佳肴。

抗战时期,李庄古镇成为文化重镇,众多文化名人汇聚于此。著名学者陶孟建议当地餐馆将“裹脚肉”改名为“李庄白肉”,这一名字沿用至今,也使得这道菜更加广为人知。

02

精湛工艺

李庄白肉的制作工艺堪称一绝,讲究“精、准、利、绝、好”五个字。

首先是选材精。必须选用上等的五花肉,肥瘦相间,肉质鲜嫩。其次是火候准。将肉煮至七八成熟,既不能太生,也不能过烂,这需要厨师多年的经验积累。再次是刀工绝。切肉时要将肉片切得薄如蝉翼,却又不能破碎,这考验着厨师的刀工技艺。最后是蘸酱好。特制的蘸料由蒜泥、酱油、香油、红油、醋等多种调料精心调配而成,既不能掩盖肉的本味,又要提升整体口感。

03

文化象征

在李庄古镇,白肉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作为“万里长江第一古镇”,李庄古镇拥有1460年的建镇史,保存着众多明清古建筑。李庄白肉与古镇的历史文化相得益彰,成为当地饮食文化的代表。

在李庄古镇的节庆活动中,白肉常常作为压轴菜品出现。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古镇会举办“李庄春酒宴”,白肉是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主角。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承载着李庄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04

新时代的传承

2025年,央视《三餐四季》节目组来到宜宾,专门拍摄了李庄白肉的制作过程。节目中,主持人撒贝宁对这道菜赞不绝口,称其为“未尝白肉,枉走李庄”。这档节目的播出,让李庄白肉再次走进全国观众的视野,吸引了更多食客前来品尝。

如今的李庄白肉,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一些厨师尝试加入新的调味料,或者改变肉的切法,让这道传统美食焕发新的生机。但无论如何创新,那份对美食的匠心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始终不变。

冬至时节,当你走进李庄古镇,品尝一片晶莹剔透的白肉时,你不仅是在享受一道美食,更是在品味一段跨越千年的历史,感受一种文化的传承。这,或许就是李庄白肉最迷人的地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