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别再用创可贴了!正确的伤口处理方法在这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别再用创可贴了!正确的伤口处理方法在这里!

引用
什么值得买
1.
https://post.smzdm.com/p/a96dr7n0/

暑假期间,孩子们外出活动增多,难免会遇到磕碰受伤的情况。正确的伤口处理方法不仅能促进伤口愈合,还能有效避免留下疤痕。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擦伤、割伤和烫伤的处理步骤,以及如何预防和处理疤痕。

擦伤是钝性致伤物与皮肤表皮层摩擦而造成的以表皮剥脱为主要改变的损伤,又称表皮剥脱,是开放伤中最轻的一类创伤。擦伤多发生于钝器打击、坠落、交通事故等情况。擦伤除伤及表皮外,也可伤及真皮层。

割伤,多由刀刃、玻璃片、铁片等锐物切割造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损伤之一。轻度割伤的伤口边缘一般比较齐整,因损伤深度和部位不同,出血可呈溢状或涌溢状,个别因小动脉破裂出血呈喷射状。

烫伤是由无火焰的高温液体(沸水、热油、钢水)、高温固体(烧热的金属等)或高温蒸气等所致的组织损伤。常见低热烫伤,低热烫伤又可称为低温烫伤。是因为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而造成的烫伤。接触70℃的温度持续1分钟,皮肤可能就会被烫伤;而当皮肤接触近60℃的温度持续5分钟以上时,也有可能造成烫伤,这种烫伤就叫做低温烫伤。

孩子受伤时,常常哭得撕心裂肺,让我们手足无措,其实擦伤和割伤一般不会特别严重。轻度烫伤也可在家先自行进行应急处理。

这里给大家一个基本可以通用的伤口处理四步法:

  1. 清水清洁伤口
    用清水(包括自来水)或生理盐水轻轻冲洗伤口,去除损伤区域可能有的污垢和异物。轻度烫伤可用15℃左右的水冲20分钟,起到降温、抑制水肿和疼痛的作用。

  2. 干净纱布止血
    如果擦伤或割伤有轻微出血,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签)按压伤口,一般几分钟内就会止血,烫伤则不可用纱布等覆盖伤口表面。

  3. 使用消毒液对伤口消毒
    使用闪水多用途亲肤消毒液对伤口消毒。闪水多用途亲肤消毒液采用特殊工艺研制而成,有着高效、安全、环保的特点,对患者伤口的消毒清洗有着优异的效果,直接冲洗伤口及其周边组织,之后无需清水再冲洗。烧烫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沸水、滚粥、热油、热蒸气的烧烫是常见的烫伤类型。相较于其他伤口,烧烫伤伤口普遍存在愈合困难、容易感染等特点,闪水多用途亲肤消毒液对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及生物膜具有活性,并增加伤口部位的氧合,以促进愈合。

  4. 医用无菌敷贴等处理伤口
    为了进一步避免摩擦或污染,缓冲机械损伤,最后我们再用医用无菌敷贴、创可贴或者干净的纱布覆盖住伤口。轻度烫伤可使用烫伤膏轻敷于伤口处帮助恢复。

常见问题解答

Q:能不能用碘酒、酒精消毒呢?
A:不建议。酒精、碘酒或双氧水等物质有消毒作用,但对伤口刺激比较大,会加重痛感。

Q:处理完伤口要不要去打破伤风针?
A:适龄儿童,根据国家程序通常会接种含破伤风疫苗成分的疫苗,只要规范、全程接种,孩子在11岁之前即便受伤,也不需额外再打破伤风针。如果孩子没有全程规范接种疫苗,或现在超过11岁,那么需要及时咨询医生。

如何避免留疤

伤口的及时处理,上面已经做了分享;那怎么做才能避免留疤,尤其是伤到比如脸上、额头等暴露部位。

其实普通的擦伤和割伤,整体留疤的风险不是很高,尤其是擦伤;因为损伤很浅,皮肤表层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一般 1 周就能愈合,大点的话 2 周时间也够了。损伤比较深,愈合不好,确实可能有留疤风险。

我们在护理上稍微注意下面 3 个细节,能尽量减少或避免留疤:

  1. 伤口注意常规清洁
    清洁和消毒伤口,是预防疤痕形成的基础,也是减少感染的关键。有很多人担心留疤或感染,严格避免碰水,后续不再进行清洁,实际上,皮肤有普通伤口时是可以碰水的,甚至洗澡都可以,记得事后使用闪水®对伤口进行再次处理。

  2. 保持伤口湿润
    湿润的环境,相比简单暴露在空气,会更有助于伤口愈合。伤口清洁和消毒之后可以使用一些帮助湿性愈合的产品,使用方法请遵医嘱。

  3. 伤口处避免牵拉
    牵拉伤口会妨碍皮肤愈合,增加留疤风险,平时要管住手,避免牵拉、按摩等动作。还要避免揭掉结痂,最好是任其自然脱落,避免伤口再次出现感染。

需要就医的情况

如果孩子擦伤、割伤出现以下 9 种情况,可能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1. 伤口很深或很长,需要缝合以帮助伤口愈合;
  2. 出血量超过正常值,按压几分钟后仍血流不止;
  3. 伤口边缘不整齐,需要额外处理,以免愈合不好或出现疤痕;
  4. 伤口内有例如砾石、玻璃渣等难以清除的异物;
  5. 伤口有持续红肿、发烫、臭味甚至流脓;
  6. 伤口在眼角膜、口腔及面部等特殊部位;
  7. 动物咬或抓伤,达三级暴露以上;
  8. 皮肤损伤超过一周未痊愈;
  9. 伤口出现反复感染,导致发烧等不良反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